手機看文章
2008年以來,按照“統籌規劃、分期開發、基礎先行、滾動發展”的原則,大同市拉開了御東新區建設的大幕:御河東路、文興路、太和路、云州街、興云街、西京街、南環路東延等10多條高標準新建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構成了御東新區的框架結構;造型各異,極具現代化氣息的平城橋、興云橋、北都橋、南環橋4座新建橋梁,連同原有的迎賓大橋,飛架御河,成為連通古城與御東新區的樞紐。
位于御東新區中心地帶的文瀛湖開工建設生態景觀工程,分為多個景觀功能區,如城市廣場、文化長廊、森林公園等,占地674萬平方米,是御東新區最靚麗的景觀。北面的馬鋪山和采涼山將建設2萬多畝的森林公園,成為御東新區的綠色屏障。
中共大同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確立了古城保護、新區開發、舊城改造、工礦區提升“四路并進”的城市發展思路,提出“力爭用5~10年的時間,把御東新區建設成大同市生態宜居,文化經濟核心區域。
此外,大同二中、北師大大同附屬中學、市實驗中學等新校區在御東新區拔地而起,一醫院、五醫院、中醫院建設主體完工。在新區的兩個景觀帶——迎賓大道和興云路上,市政務審批中心、市法院、高級技校等項目相繼啟動建設,有的已竣工。
同時,大同市引入法國夏邦杰、同濟大學等國際國內知名規劃設計單位編制各類規劃,邀請國際大師對新區主要建筑進行設計。目前,博物館、圖書館、大劇院、體育中心等標志性工程已開工建設。
經過幾年的建設,御東新區以全新的姿態走來,一展嫵媚容顏,成為大同基礎設施先進、生態環境優美、新型產業集聚、適宜創業居住的新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