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城市擴張不可避免,隨著高鐵與高架的通車,大同也在近幾年將發展的重點逐漸轉移到城市向南的區域。城南,是否就是大同的下一個發展新區?
2020年,云岡區與平城區接壤處新盤拔地而起的時候,0352房網曾拋出這樣的一個疑問:【云岡區會不會是下一個御東?】
2022年,我們面對崛起的城南再次提出疑問,城南就是大同下一個發展新區嗎?

是的。但好像相比于2010轟轟烈烈的御東發展,又有了一些不同。
區域定位變化
注重生態 保留綠色
說到發展區域,我們不免將御東新區再次拉出來比較。高架和高鐵帶來的交通紅利,讓御東高架周邊的土地迅速成交,住宅用地仍然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先蓋樓房,再添配套,讓群眾的力量帶動區域的發展。

大同開源橋實景(圖源網絡)
反觀城南,碧桂園·鳳棲臺、文軒佳苑、伯益·公園府等棚改高層項目初見雛形,縱向主路盡頭得以再次延伸。

大同開源橋-御河西路規劃示意

伯益·公園府實景
“南拓展”是2022年6月大同開源街-御河西路周邊片區的未來定位,從規劃上看,城南并沒有被居住用地大片覆蓋,智家堡森林公園等配套綠地將讓城南成為具有城市生態“門面”的又一生活區域。


智家堡公園實景(圖源網絡)
發展目的不同
新型城鎮化 城鄉融合發展
據了解,東信片區涵蓋了電商、家居、物流以及餐飲購物等多項大型商業類別,對于周邊的人口需求還是比較大的。

大同東信實景(圖源網絡)
《2022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提出觀點,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2022年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
城鎮化可以優化大同的城市布局,助力工業發展,滋養經濟,創造更多元的就業環境。
和御東相似的是,大同城南發展同樣是大勢所趨,肩負著大同全新生活區域的希望,或有著更加深層次的城市需求。
我們抱有期待,卻略有疑慮,就現實而言,人口資源終究是有限的,城南在發展,城南要發展,究竟什么時候能到達我們理想化的樣子,仍待時間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