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自2008年以來,大同市大規模進行城市建設,建設宜居城市,打造城市品牌,實行"轉型發展、綠色崛起"的發展新思路,并以城市建設為切入點,按照設計超前、綜合治理、和諧拆遷、層級負責的模式,本著帶動經濟發展和便民利民的宗旨,用新理念開展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在建設規模、投資強度、工程質量、工程進度上創造了大同城建的奇跡。
新舊兩利建魅力樂居城市
近年來,大同市將按照“一軸雙城,新舊兩利”的規劃,打造歷史與現代、文化與生態和諧共存的特色魅力城市。在文化名城方面,重點實施“雙十”工程。續建完成善化寺、華嚴寺、關帝廟、府文廟、帝君廟、清真寺、法華寺、古城東南隅民居、純陽宮10項工程。
新開工建設南城墻、代王府、書院、府衙、鼓樓東西街、鐘樓南街、古城東南隅民居片區、城隍廟、北魏明堂、清真寺廣場10項工程。在城市建設方面,重點開工建設市中級人民法院、市政務大廳管理服務中心、博物館、藝術館、圖書館、體育中心以及市公安局和110指揮中心,并啟動行政中心的前期設計和報批工作。
竭心盡力創舒適宜居環境
有綠水青山,才有金山銀山。2011年大同市將重點完成御河東岸生態公園、礦區生態公園、東城墻帶狀公園、明堂遺址公園、十里河公園、采涼山森林公園、文瀛湖公園7個公園以及新建道路和景點等合計600萬平方米的綠化工程,并完成文瀛湖防滲、御河治理京包鐵路線至南三環段防滲等工程。
全力推進十里河云岡峪段綜合治理工程;抓好同煤集團8個污水處理廠建設、山橡集團等污染企業搬遷、電廠煤場密閉化改造等工程。年內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和綠地率分別增長3個百分點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增加1.5平方米,環境空氣質量二級以上良好天數達到280天以上,出境水斷面水質基本達到省政府考核目標。
造福于民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011年大同市將在繼續加快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全面創新管理模式,努力使城市的管理水平有一個明顯提升。在建設方面,年內要新鋪供水管網101.55公里,天然氣管網51.6公里,供熱一次管網121.04公里,二次管網40公里。
大同市區新增再生能源供熱面積200萬平方米,熱電聯產集中供熱面積800萬平方米,公交車輛200臺,環衛車輛46臺。在城市管理方面,要認真學習借鑒外地城市的好經驗、好做法,結合該市實際,制定出臺城市管理、市容標準、門前三包等一系列管理標準和辦法,推動城市管理向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方面不斷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