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近年來,隨著大同市御東新區及城南的迅速崛起,讓一些未在城南購房的市民唏噓不已。買哪的房?成了這兩年市民最大的爭議。在多數購房者對城北的優勢地塊嘖嘖稱贊的同時,城南的發展給市民已經帶來了措手不及。
2009年9月,張宏在大同市城西某樓盤處買房時,朋友都覺得這個地段環境不太好。但隨著城市面貌的改變和周邊路網的建成,這個樓盤如今已經成為地段標桿,價格較為堅挺。其實,樓盤和股票一樣,都需要概念支撐。有了利好,升值空間才大,抗市場風險也強。
劉嚴看中了城南的一套房,他覺得這套房戶型合理,價格實惠。但他的父母卻有不同看法,認為這個樓盤周邊配套少,居住不太方便。隨著魏都大道的改造完成,劉嚴父母反對的理由也不存在了,隨著而來的還有升值的欣喜。
其實,買房是買配套齊全的成熟社區,還是買城郊新開發的樓盤?這個爭議一直存在。相比之下,配套齊全的樓盤往往比配套不齊全的樓盤售價要貴一些。所以,有的購房者提出在偏遠的地方買房,把省下的房款買車。
業內人士介紹說,樓盤的利好有兩種。大背景的利好,就是政府要加大區域內的交通、公園等投入,從而提升片區內的整體面貌。小環境的利好,則是開發商給樓盤營造的亮點,如酒店、寫字樓、高端教育配套等。購買有利好支撐的樓盤,跌價的空間比較小。
業內人士也認為,當前樓市基本以剛性需求者為主。位于偏遠地段、生活配套不完善的樓盤,往往率先降價。不過,就算價格下調大,因為生活不方便,可能仍難以打動購房者的心。而道路修好后,隨之而來的是生活配套的進一步完善,于是,許多剛需者出手目標直指價值適宜、地段偏遠的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