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一揮間,筆者從事房地產行業已近十年。面對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寬敞整潔的城市干道、川流不息的人流車流時,不由得心生感慨。因為,當下的房地產業正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洗牌,而且是一次非常殘酷的大洗牌。面對如此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面對如此嚴峻的市場形勢,作為剛剛經歷黃金時代的中國房地產業,必須進行未雨綢繆的反思。
如果說,房地產的投入和投資選項,最根本的選擇是取決于這個區域的成長空間和這個城市的增長價值的話。那么,房地產企業能否健康的發展和成功的轉型,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其自身內在和外在的文化支撐。而對文化的思考,曾有業內人士如此感慨:“房地產這個行業太容易讓人忽視文化的東西,因為表層有太多浮華,誘惑太多了。房地產企業如果不好好從文化上琢磨自己的發展,結果可能就是輝煌的時候非常輝煌,垮的時候也垮得很快!”正如其說,當一些房地產企業為了生存而關注當前政策時,卻忽視更為重要的對文化的關注與思考。
誠然,在目前受多種因素影響下,也有許多房地產企業為了穩健的長足發展,已開始(或早已)對文化的進行了關注與思考。而隨著文化日益被業界所垂青,文化在房地產行業發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增強。那么,在房地產開發中,又有哪些文化值得思考?
首先,從房地產開發中的三大文化談起
文化是什么?文,即文字。在《說文解字》中:“文,錯畫也”。即,由縱橫交錯的“紋”組合而成了文字。而“化”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化,教行也。”即,教行于上則化成于下。當“文”和“化”組合形成一個詞時,便兼具了名詞和動詞的雙重屬性。同時,也是人們主觀向往“美”和“善”,要將自己“文而化之”的良好愿望。也可以說,“文化”是人的創造性思維的活動產物。文化不僅是人類精神的文明火種,也是人類思想的智慧結晶。而作為物質實體,只不過是文化的“載體”。
總體而言,在房地產開發中有三項文化值得去關注和思考。一是,城市文化;二是,房地產文化;三是,市場文化。
◎ 淺談城市文化層面
城市文化,就是人們生存狀況、行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風貌的總體形態。也可說,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共同創造的、具有城市特點的文化模式,即城市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和生活習俗的總和。通常而言,城市文化涵蓋了理念文化、行為文化、產業文化、人文景觀文化和自然景觀文化。
城市之所以為城市,就在于文化。而城市和文化的關系自是不言而喻,但城市文化≠文化城市。“文化城市”是把城市從“物質家園”上升到“精神家園”。而自1985年歐盟提出“文化城市”概念后,“文化城市”已成為各國城市建設理念的最高境界和城市價值追求的基本趨勢。
“文化城市”的打造離不開城市文化的建設。而在城市化高速進程中,目前城市的文化建設多存在唯GDP現象。城市進化是社會進化的必然,也是人類改造城市,改造社會的必然。從根本上講,城市化不是土地的城市化,而是人的市民化。同時,城市化的進程又伴隨著房地產業的發展進程。但未來的城市化戰略將以“文化化”來深化。但同樣,城市化的“文化化”也需要房地產文化來支撐。因為建筑是城市文脈的載體,一個城市的建筑越有特色,就越有魅力。即“千面之城,非千城一面”。而城市中的標志性建筑,則是城市文化中的亮點,也是的城市符號,還是該城市的名片。房地產文化中的建筑文化更是城市文化及城市時代特征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國大多數城市的規劃和大型建筑都是一樣的,既缺乏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也沒有獨特個性,更不用說民族精神了!
上一篇:童大煥:限暴利如何限制開發周期
下一篇:黎振偉:房地產調控下的創新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