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2012月30日9大標桿房企,單月累計購地金額達394.29億元環比11月的297.9億元增長了32.4%,標桿房企整體業績良好,將在未來的拿地高潮中位居主力!
0352房網訊:雖然時值歲末,但房企在2012年12月拿地的熱情依然高漲。通過對包括萬科、保利、中海、恒大在內的9家標桿房企在12月出手購地的統計,截至2012年12月30日,9大標桿房企累計購地金額達394.29億元,環比11月的297.9億元增長了32.4%,并同時刷新年內月度購地新紀錄。
而房企對于熱點地塊的角逐不止體現在住宅用地,對優勢突出的商辦地塊同樣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通過公開資料整理發現,截至2012年12月26日,房企涉及商辦土地的出讓金約234億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房企人士稱,事實上,從2012年8月底開始,全國主要城市的土地市場明顯復蘇,各大開發商均開始了大規模的“圈地運動”,而且地價及溢價率均有所上行,可見目前市場的主流開發商對市場見底的判斷已經基本一致。他同時表示,地價對房價的影響也將再次出現。
隨著銷售回暖,房企在土地市場的近期表現屢屢升溫,地王頻現身。但據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分析認為,房企整體拿地積極性還是低于2009年-2010年那種接近瘋狂的程度。
2012年12月拿地的房企中,萬科、中海拿地金額均突破百億元,而保利地產保利西山林語 保利新茉莉公館)在當月表現較此前略有收斂,以97.97億元的拿地支出位居第三。
通過拿地情況可以發現,2012年房企的經營策略發生了顯著的分化。萬科、保利、中海毫無疑問是以銷定量,即根據銷量來決定拿地規模,以期保持土地儲備的恒定;而富力、恒大、華潤、金地、綠城等房企形成另一陣營,其拿地規模明顯小于各自的銷售規模,略顯保守,仍處于明顯的去庫存周期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招商地產,2012年采取了勢頭勇猛的擴張策略,拿地的規模遠遠超過其銷售規模。
而據業內人士分析,房企未來表現或將進一步分化,標桿房企由于整體業績良好,仍將在未來的拿地高潮中位居主力;而一些中小開發商銷售滯后,未來買地求生的情況將愈演愈烈。拿地趨勢回歸一、二線明顯。
機構數據統計顯示,進入2012年第四季度以來,土地市場迎來供地高峰期。其中,10月全國300個城市共推出土地3242宗,供應面積為13326萬平米;而11月推出土地3949宗,推出面積為15513萬平米;而進入12月,供地面積達到最高潮。截至2012年12月30日,全國26個城市共計推出土地5400宗,共計面積約21600萬平米。
面對充足的供應,房企在購地時也表現出了明顯的傾向。綜合標桿房企拿地區域來看,一線城市占比20%,二線發達城市占比21%,二線發展中城市占比42%,三、四線城市占比18%,由此不難看出,房企對于二線發展中城市青睞有加。
早在本輪宏觀調控初期,由于限購約束較小,二、三線城市一度成為開發商的“避風港”。然而在一、二線城市迅速回暖,三、四線城市投資泡沫加劇的現實面前,以標桿房企為首的企業對三、四線城市未來存在一定的調整風險持保留意見,因此在選擇地塊時,也普遍采取了回歸一、二線城市的策略。
房企隨著社會的發展形成了規;洜I,而一些中小開發商銷售滯后,未來買地求生的情況將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