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讓子彈飛》中湯師爺那句“晚了,前幾任縣長把鵝城的稅收到90年以后了,也就是西歷2010年了”堪稱經典笑料,令觀眾捧腹。前不久,石家莊出現了一個現實版的“鵝城”,讓居民預交5年的水費,交到2016年,被網友廣泛詬病。令人難以想象的是,在廉租房上也出現了“鵝城式收費”。近日,陜西省洋縣房管局要求廉租房租戶必須一次性交納30年租金,方可入住廉租房,導致部分租戶無力負擔。此事經媒體報道后,當地叫停了這一做法。
我們且不說民間根本就沒有租房一次性交納30年租金的說法,單說一次性交納30年租金的廉租房還是廉租房嗎?大有賣房的意思。按規定,廉租房只租不售,當租賃戶經濟條件改善后還應退回廉租房。租賃戶對廉租房沒有長期使用權,恐怕政府也沒有買出30年租賃權的權力。而且,這樣的廉租房已經不再廉了,低收入者是無法承受的。甘肅省臨夏市曾進行過廉租房共有產權買賣試點,結果陷入尷尬境地低收入者買不起,買得起的就不是低收入者。“鵝城式收費”只能使廉租房變味,真實行的話,廉租房必然無法惠及低收入者。
廉租房要一次性收取30年租金,無疑是與國家有關廉租房政策不符的。這一點,地方官員心理非常清楚,那為什么地方政府還要故意與政策唱反調呢?地方官員給出的理由多是資金問題,且是不得已的“無奈之舉”。我看不全是資金問題。現在廉租房保障金來源渠道很多,包括年度財政預算安排的資金、土地出讓凈收益提取一部分、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和社會捐助。廉租房建設不全是地方投資,中央和省財政幾乎都有補貼,加之廉租房用地無償劃撥,建設成本并不高。在筆者看來,對于財政收入已經突破2億元的洋縣來說,即使資金有缺口也應該不大,還不至于要一次性收取30年租金的“無奈之舉”。
所謂的“無奈之舉”,恐怕是另有原因,那就是不愿意建設廉租房,因為廉租房用地是劃撥不是出讓,建設廉租房勢必會減少政府土地出讓金收入,在賣地財政下,哪個地方政府能情愿建設廉租房!這就是自從廉租房被中央作為解決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的主要途徑以來,建設進度緩慢或“缺斤短兩”的根源。國家審計署審計結果顯示,廉租房建設“不差錢”。廉租房建設之所以“資金短缺”,是因為地方政府保障房建設資金少提或不提,甚至該用于保障房建設的資金被套取挪用。陜西省洋縣廉租房建設為什么“資金短缺”,需要審計部門或地方政府來說明,但不管是什么狀況,都不該在建設保障房上動歪心思,廉租房既然被稱為保障房,按期足量完成就是一個必須堅守的底線,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哪里完不成哪里出現問題,就應該追究哪里領導的責任。
不要舉著無奈之舉的牌子,給老百姓一個假象,可能《讓子彈飛》會瞬間改變成《讓房價飛》后《廉租房飛》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