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與地價玩起互動 土地收益不合理
發布時間:2011-06-29 來源:云南信息報 編輯:狄海霞
手機看文章
摘要: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6月28日上午分組審議國務院關于2010年中央決算報告時進行了專題詢問。這是今年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的首次專題詢問。
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表示,去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確實是29000億元。而去年財政部公布2009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為1.42萬億元。對此,郝益東委員說,土地出讓收入增長非常快,但增長機制不太正常,且隱藏的風險比較大。“近3萬億土地收入主要壓在房價上,很不合理。
住房用地大概占到建設用地20%左右,產生了80-90%的土地收益,結構非常不合理。過分依賴住房用地來創造土地收益,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房價和地價互相推動,越推越高,造成經濟上的不穩定,社會也不穩定。
”全國人大代表王敏正表示,有些省長、市長舉債的時候就沒想到要還,因為長期債務在任期內不需要還,所以現在長期債務占比比較高,一般都喜歡借8到10年的債,越長越好,越多越好。這是地方舉債的一個非常本質的問題——權利和責任不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