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再次開啟降息周期:澳大利亞聯邦儲備銀行(RBA)12月6日以歐債危機可能持續延燒、且對亞洲經濟的威脅日增為由,再度降息0.25%。與此同時,歐洲央行可能也在近期降息,以便對付評級機構威脅要下調歐盟15國信用評級,進一步應對歐洲經濟內核熄火的現實。更重要的是,德國的很多企業,獲得貸款也非常困難,獲取資金的成本也很高。
與此同時,很多國家的央行,可能都會放開降息的閘門。因為各國央行被當前的經濟形勢逼急了,只能釋放流動性來緩解當前的流動性的短缺的壓力。雖然沒能逃脫印鈔解決隱形債務或者稀釋居民財富的嫌疑,但是,除了此舉,似乎沒有別的辦法,來應對當前的局勢。先保住經濟不要過分蕭條,是央行官員們的現實選擇。
就中國央行而言,面對日益緊張的流動性短缺,高利貸盛行,所能選擇的可能也只有降息和降低準備金。我們很了解央行也在擔憂,如果大量釋放流動性之后,會不會制造超級通貨膨脹和樓價再次暴漲。是的,的確有這種可能,這也是我們為何遲遲不愿意現實的改變貨幣政策的原因。
不過,如果操作得當,合理的分配信貸和流動性,可能更符合當前的實體經濟的形勢。央行已經開啟了下調準備金的通道,同樣,為了沖擊民間高利貸的囂張氣焰,為了拯救日趨蕭條的經濟,央行同樣可以選擇降息。
大家都在等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定調會,媒體報道:說201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前的“定調會”是十六大以來召開最遲的一次。有分析認為,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是導致“定調會”遲遲未召開的主要因素。
按照慣例,11月宏觀經濟數據統計結果將于12月中旬公布,因此有分析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在這一結果公布之后召開。確實,明年是個非常不確定性的一年,要比2009年更為復雜,要么是虛火旺盛,要么是蕭條寒冷。原因在于,如果貨幣過于超發,將會導致不可逆的物價和樓價暴漲,如果貨幣不能及時松動,也可能導致經濟硬著陸。
而且,這還取決于歐美外部大環境,它們本身又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明年是全球主要大國換屆年,中東北非局勢又可能再起戰火。更為重要的是,人們普遍認為,美國救歐元區是在深層次的害歐元,不僅僅如此,全球性的金融戰爭似乎正在悄然掀起。人民幣對美元的最近逆轉性的異動,或許國際資本階段性的做空中國正在進行。資本外流,對于我們來說,更重要的是應當關注我們的中國制造。
關注實業在當前最重要的是關注它們合理的信貸需求,如果合理的信貸需求得不到滿足,我們的很多企業很難度過這一場比2008年冬天似乎更長的嚴冬。升值和成本的增長,資金借貸成本的上升,給中國制造帶來了沖擊。減稅是一種手段,降低費用也是一種手段,但更重要的,還是能夠使得它們度過嚴冬的動力——資金。
我們的信貸很多被過度擴張的財政支出給擠占了,企業只好到民間去借貸,所以,高利貸吃實業的現象,屢屢上演,當人們寧愿去投機或者去輕松地搞價差時候,比如全民放貸款,那就非?膳拢藗兪プ鰧崢I的信心,其實這是我們經濟的心腹大患。
當突擊花錢與民間缺錢并存時,我們呼吁應當在松動貨幣政策和信貸政策的同時,調整信貸結構。把如甘霖的信貸分配給市場最需要的地方去,比如維系實業的資金鏈。降息,是現在的一種選擇,我們此前多次指出,加息和上調準備金可能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很大負面效應,可能早就矯枉過正了,政策應當具有前瞻性。不過,降息的前提是修正存貸差過大,這樣,銀行就不會因為過于暴利都不好意思公布利潤了。
存款利息過低,貸款利息過高,導致很多扭曲的現象,這個不修正,很多問題都解決不了。最后,定向寬松或許是一個選項,然而,市場和經濟可能更期待有條件和有效地降息。雖然不要像2008年政策轉換的力度那么大,但是,很明顯,適當的糾正矯枉過正的貨幣政策,已經非常必要了。寧愿把困難估計大一點,切不可掉以輕心,因為縱觀國內外形勢,已經發生很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