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隨著一年多的房地產調控,全國樓市成交量持續低迷,房價下降的效果也已經逐漸顯現。龍年春節,各地樓市成交紛紛出現量價同比下降的景象。而隨著樓市的慘淡開局,購房者也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現在是否可以出手買房了?2012年,何時才是最合適“抄底”的買房時機?那么,在房價回歸理性的過程中,不論你有房沒房,買不買房,這里給買房人一些忠告,以便我們從容面對。
一、有能力就買,沒能力可以租,租房同樣可以安居。
二、蟻居、蝸居都是居小編點評:房子的主要目的就是住,只要能住下,怎么都好。既然“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索性過過“游牧”生活。
三、“經適房”、商品房都是房,“海鮮好、滿頭飽”誰都知道。
四、都說鞋子大小腳最清楚,房子大小自己清楚。
五、房價再漲,讓它漲去。
六、人心是欲,房子是壑。清心寡欲,自得其樂。
七、“房奴”不是喜劇,也不是悲劇,有點像滑稽劇。
八、“居者有其屋”強調的是居,不是買,更不是投資!
九、房子不是日用品,不用人人買。
十、“房事”是社會問題,但歸根結底是個人的私事。不要相信任何人“上半年買股,下半年買房”的預測。
十一、“多方”看漲、“空方”看跌,本無可厚非。
十二、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十三、買房子一定要淡定!
十四、房子能投資,就會有風險。
十五、“活著一張床,死了一平方”。
十六、不能買地王身邊的成品房。
原因之一,地王出現讓存量地存量房重新評估,以新價房換價來獲得更高的售價;
原因之二,地王旁邊的房子會因為地王的出現,重新定位,帶動豪宅類似的檔次提升,但實質并沒有提升,價格反而上去了;
原因之三,地王出現后區域品質檔次提升后,成品房裝修標準水漲船高,其中裝修成本部分最易貶值;
原因之四,地王的出現與城市未來規劃發展有關聯,開發商出手重的區域都是城市的中心或交通要地,前景與錢景相互作用后才產生必欲得之而后快的地王,而毗鄰樓盤會將該地王產生的諸多背景轉化為漲價基因,從而將未來透支到房價中;
原因之五,地王往往與規模與配套掛鉤,周邊樓盤極可能將該地王可能的配套納入考慮范圍而計價。
十七、軌道旁邊的公寓房率先降價。
為什么軌道旁邊的公寓房容易受損而其他象高檔商品房與中低密度的住區不易貶值呢?主要是因為軌道因素帶動房價上漲沒有地王的影響那么大而明顯,相反,軌道旁邊的公寓房往往帶有一定的前瞻性開發,而公寓形式集中為一些有實力的大開發商所為,建筑細部與產品品質的提升帶來出售價提高,實際這些提升房價的因素在房價普跌環境下,品質與細部差異被剝離,剩余的就是地段價值,而軌道交通能否提升地段價值還依賴于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以及旗艦商業是否引進,未知數比較多,故貶損容易。
十八、不能買高房價時期的高層塔樓。
產生于高房價時期的塔樓則類似建筑垃圾,完全是為了稀釋樓面成本與提高利潤所為,并不是開發商基于用地效率以及提高集約程度所做出的。
而在房價劇漲時期,房子的投資功能被無限夸大而其品質內涵與其他與升值相關的因素沒有被投資者所考慮或考慮不全,由此決定在房價普跌時期這些房子面臨出手難而宜居性差,出手完全受制于價格因素等不利方面,從而導致這類房子易出現貶值或相對性貶值。
十九、投資性公寓。
這是指違規銷售的一類產權式物業,基于高房價,開發商對這類產品均開出了較豐厚的回報,用以帶動房子銷售。現在看來,投資人是賺了,開發商是賺了,但有一個基本前提,就是房價會隨著地價上漲或地段而升值,一旦出現普跌的情形,投資回報從哪兒來?
商業入駐者可以放棄裝修與前期形象費用選擇退出,但承諾與投資人的現實回報的基本信托卻成了空中樓閣,自然受損面相當大。
二十、一線城市郊區房領“跌”。
既然是回歸理性,那些價格和價值嚴重背離的樓盤勢必會最先遭到糾正,一線城市郊區房正是其中最明顯的代表。
二手房中的大戶型房會率先降價,在歷次房產調控中大戶型受的影響都很大。有能力購置大戶型的置業者一般都是改善型需求,而在此次樓市調控中,改善型需求倍受打擊。
樓市依然在博弈,然而一旦降價潮水真正澎湃而來,優勝劣汰的鐵律下,估計會沿著從一線城市到二三線城市,郊區到中心區,二手房到新房,大戶型到中小戶型的路線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