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若真的崩潰了,中國同樣也會陷入危機,這也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不愿看到的。目前樓市價格回調還在合理范圍之內,倒閉一些房企也在預料之中。中國的樓市、股市均是政策市,背后都有政府的推手。到了真要崩盤時,這只手肯定會出。股市熊了這么多年,跌了這么多,崩盤了嗎?不是新股照發,交易正常。因此,目前擔心樓市崩盤大可不必?粗,才入冬那!
國務院年初發出通知,要求地方嚴控房價上漲,如超過年度控制目標,要對相關負責人進行問責。今年2月份,中共總理溫家寶在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前,與網友連線交談時表示了遏抑通脹與樓價的決心。前不久,廣東佛山政府解禁限購令,但在一天之間,就被北京打回原形。從珠海市突擊發布“雙限令”來看,地方政府對于房價調控目標的焦慮達到一個臨界點,中央政府也不會放松樓市調控這只手。
10月31號晚,珠海市政府發文聲稱,11月1號起,珠海將實行限購政策,從而成為廣東第四個限購城市。而目前中國的限購城市已經上升到47個。珠海市政府在夜晚發布的同時限購、限價令,讓眾多的開發商撓頭到天亮,商討對策。讓開發商感到要命的是,除了限購,還限價。新房的價格限定為每平方米11285元,但在珠海樓市上,目前主要樓盤的銷售價格都是在每平方米14000元以上。
近期屢有不利傳聞的綠城集團,似乎成了本輪樓市調控中的風向標公司。繼信托被查、被收購、被退市等消息之后,本周綠城集團又在微博上被傳“申請破產”。 11月2日凌晨4:42,綠城集團的官方微博上發布了對于“申請破產”一說的官方回應:“傳聞子虛烏有,綠城一切尚好”。微博附有綠城官方網站的鏈接:一篇董事長宋衛平挑燈夜書的文章。宋衛平本人的回應文章,亦遭到一些批評。
財新傳媒記者李慎撰火線評論說,“宋衛平心里仍在和政策賭,不愿向市場妥協”。財經評論員馬光遠則批評說,一個公司,面對市場,不愿意放棄暴利思想,不愿意降價求生存,卻以倒閉破產來威脅。確實如此,筆者也不想看到綠城倒下,但宋總這篇文章是有綁架政府之嫌。
綠城的應急公關水平,不該如此。關于綠城經營危機的傳言由來已久,而此次破產傳言也被一些人認為是“空穴來風必有因”,公司的強烈反應也許正說明了“輿論”點中了要害。
繼中海、綠地、龍湖之后,前天上海樓市再度傳出大幅降價消息。作為國內50強的開發商的新城集團旗下項目,嘉定一樓盤稱推出100套特價房,單價直降7000元,現均價2萬/平方米。7000元/平方米的價格跳水已跌破了開發商成本。新城這次的降價幅度之大讓筆者略感吃驚。
資料顯示,當初新城拿下嘉定這塊地時樓板價達1.3萬/平方米,如果算上裝修等一切成本,這次降價已經跌入了成本范圍之內。此前新城董事長王振華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如果降價能帶來成交的回暖,新城會這樣做。本次新城公館的大幅降價也正印證了王董此前的表態。
值得一提的是,這批房源還有一個“最低價保證”,開發商還承諾,在交房前3個月,如果房價低于現在這批房子的價格,那么開發商會按照差價金額補償給業主,此條款還寫入購房合同中,這也是此番宏觀調控下首個承諾差價賠付的項目。
珠海這個事情其實是一個很明確的信號,還是具有很強的像征意義,因為此前的限購令只是在一線城市實施,F在珠海這個二線城市也主動的頒發這種類似的限購令,說明這種限購、限價這種行政指令可能會在中國的城市蔓延開來。
那么,隨著調控的深入,市場經濟的反映,中國的樓市會崩盤嗎?
習慣了房價只漲不跌的購房人將采取觀望態度,那么房屋銷量也將會下降,開發商將被迫賤賣存量房,并在危機中放緩投資。投資大幅下滑會讓中國GDP增速降低兩個百分點左右。但保障用房的大量建設,又提升了GDP增速和解決建筑行業的就業等問題。
另一方面,對樓市的一連串雷擊,已經引發了先期購房者的憤怒,抗議者甚至轉為暴力行動;調控同時也遭遇了地方政府的抗拒,一些取消限購和放松房產信貸的對抗冒頭。地方政府是靠賣土地斂財的,房價下降使其財政大幅下滑,為保各自的利益和權力,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博弈日漸白熱化。
但中央政府想推動的房產稅,也是吸引地方政府的香甜誘惑,如果實施,就可收入大量的現金。因此,地方政府會采取征收稅金的辦法來彌補土地部分財政收入。
上一篇:呂諫:公積金即將面臨資金周轉殘酷現實
下一篇:牛刀:丈母娘提高房價論從此將成為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