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王小廣
王小廣,男,1963年出生,安徽人。1995年獲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博士學位,同年就職于國家計委經濟研究所,曾任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經濟運行與發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員。2000年,擔任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重點課題《宏觀經濟形勢跟蹤、預測和對策》主持人,還主持和參與過十多項其他部委委托和地方規劃課題。在宏觀經濟預測、房地產、汽車、區域經濟和城市發展等五大領域研究成果頗豐。
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王小廣接受記者采訪
記者:您是提出房產泡沫的第一人,您覺得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現在房產泡沫是否得到有效的控制?
王小廣:對未來一段時間,包括今年有這么幾個判斷:第一個判斷就是今年將是房地產拐點,2013年的牛市今年結束進行一個調整期,調整的力度有多大現在不好說。但是可以說總體趨勢是向下,持續比較長的時間,這是我們的基本判斷。基本判斷既是來自于價格過高泡沫過大,也來自于資金鏈,資金鏈更加重要。第二個原因就是資金不足金融市場收縮,這個一定要從這個角度來看。第三個就是許多房企面對流動性不足的危機,這是懂房地產政策的放松,可能會和過去不是那么一個情況。
記者:現在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影響著房地產的發展,想請您預測一下下半年可能會出臺哪些財政政策、調控政策?
王小廣:第一個我認為未來幾個月確實存在一個回升期,政策有一些松動,資金有一些回流,這個許多人很期待,包括炒作的因素,像這種土地斷檔,我認為這是我們房地產企業,特別是過去2-3年被抑制的房地產企業是加快銷售回籠的時候了,不要囤積房子,我認為這是一個抄底的機會,這是我的理解。我們要賣房,要回籠資金,因為資金是未來房地產生成的命脈,沒有資金我認為就很快就會玩完。第二個就是在未來一個嚴峻的房地產調整的形勢之下,在國際經濟壓力中的中國經濟的調整趨勢,我認為不只是今年而且會延續明年、后年整個十二五的后三年,中國經濟處在一個調整期,其中調整的最主要是力量是房地產,我們認為應該是薄利多銷,降價促銷。所以我認為降價才是解決我們應對形勢變化的最好的辦法。因為它可以放量,肯定有一些人抄底。一萬五千降到三分之一,當然有人搶,這是降價效應,也是我們未來房地產主要的戰略,把它叫作生成大戰略,不要去賭博。最近我看到的報道很多,有十幾宗的土地被人搶走了,北京有兩宗,一共達到三億多,我問了一下大概是向溫性的,很多其他地方,包括杭州這些地方,有不少人以為現在的情況是08年底09年初,我認為這是因為他沒有分清楚我們的房價上漲主要決定于資金,另外他對政策放松期待值太高了。未來的政策放松,前一段時間保增長、穩增長的政策,我看基本上還是微調放穩的,不可能出現像09年那樣的大幅放松,貨幣政策想放松也受到限制,所以我們要認清這個形勢,我們采取的戰略是降價促銷。第三個建議轉移投資戰線,我認為房地產面臨著一個三到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調整,要生存下去必須要做一些戰略性的安排,這里我認為非住宅市場的發展,商業地產可能是一個機會。因為未來的中國經濟發展戰略政府的主要發展戰略,我個人認為是擴大內需里面的擴大消費,擴大消費的主要的手段是城鎮化,城鎮化基礎設施的需求,住房需求,我講的住房需求不是非投資的住房需求,是實實在在的住房需求,再加上未來服務業的發展,這個服務業促進服務業發展來解決就業問題,擴大消費和城鎮化的發展是未來政府發展的兩個非常重要的點。這個點連接房地產的就是商業地產,所以我對商業地產一直認為是中長期還是看好的。特別是我們的城市改造,城市功能的提升,一些商業的模式。過去我講的萬達這樣一些城市綜合體對城市的功能的提升的作用,所以我一直認為商業地產未來,當然現在應該說有一些地方存在泡沫,我認為至少可選擇的,作為我們房地產商可選擇的方面;第二塊圍繞城鎮化的投資,基礎設施保障房,最近給一些建筑企業講課,我講未來重點在城鎮化,像類似于保障房,像一些城市建設像地鐵的建設,圍繞商業地產,機會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