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目前已有九成多運行公交車裝上“天眼”
發布時間:2014-06-09 來源:大同日報 編輯:李建霞
摘要:近日,媒體從市
公交公司了解到,自2013年8月大市公交車輛采用智能化調度系統以來,已有48條線路的800輛公交車裝上“天眼”,占到目前總運行車輛的95%。
6月4日下午6時許,媒體在振興街站坐上了一輛64路公交車,觀察發現,該車的前擋風玻璃處、駕駛員頭頂處、駕駛室正前方、后車門正對后車門車廂左側,共計安裝有5個攝像頭。在車輛運行過程中,媒體隨機采訪了幾位乘客,他們表示,有了這些攝像頭的監控,乘車有了更大的安全感。那么這些監控攝像頭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市公交公司有關負責人說,前擋風玻璃處的攝像頭用來觀察前方路況和站臺
動態;駕駛員頭頂處的攝像頭記錄司機駕駛和乘客上車、投幣環節;駕駛室正前方的攝像頭觀察的是車廂中后部的情況;后車門攝像頭便于駕駛員觀察乘客下車情況;車廂左側正對后車門的攝像頭觀察車廂中前部,與駕駛室正前方的攝像頭形
成交叉,可以避免盲區。這位負責人說,根據車型不同,現在這800輛公交車每輛安裝攝像頭的數量一般為3到5個。現在,除個別客流量少的偏遠線路外,市內運行的公交車都已安裝了這樣的“天眼”。
據了解,從2013年8月起,
大同市公交調度系統由原來的原始手工操作變為智能調度,這也使得安裝在車廂內的攝像頭不僅“各盡其責、分工明確”,把車廂內外的情況清晰記錄,而且其記錄的
視頻畫面還可通過車廂硬盤儲存、無線傳輸方式將
數據實時傳輸回公交監控總平臺,調度人員能隨時掌握公交車運行狀態及車廂內外發生的一切,一旦發現車內違法行為,可及時為相關部門提供取證視頻。此外,這些“天眼”還有助于解決司乘之間的糾紛,對保障車廂乘客的財產安全也起到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