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采取五大舉措有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發布時間:2014-11-05 來源:0352房網 編輯:阿紫
摘要:2014年以來,
大同市全方位拓寬農民增收渠道,采取有力舉措增加農民轉移性、財產性、工資性和經營性收入,促進農民增收。
一是出臺強農惠農富農
政策,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
大同市制定了《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實施10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意見》,有效整合近年來出臺的百園立農
工程、設施農業、標準化養殖、龍頭企業、一縣一業和一村一品、中低產田改造等強農惠農政策,扶持資金總額達到1.753億元。
二是加快
土地流轉,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市縣兩級及試點鄉村分別成立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領導機構,出臺了工作方案,對二輪土地承包臺賬、承包合同、土地相關原始資料檔案進行整理,農村土地流轉步伐明顯加快。
三是發展設施農業和畜牧業,持續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在2013年全市設施農業面積突破20萬畝的基礎上,今年大同市繼續以3萬畝規模推進,市級財政安排5000萬元資金進行獎補,同時大力實施“以農載牧,以牧富農”振興畜牧戰略,農民經營性收入持續增加。
四是林業育苗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大同市把發展林產業作為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來抓,全市年出圃各類大小苗木2.1億株,產值20億元,苗木除滿足全市綠化需求外,還遠銷到周邊省市,增加了農民工資性收入。
五是農田水利
建設夯實農民增收基礎。今年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涉及南郊、陽高、廣靈、靈丘、大同5個縣區,新增灌溉面積7.23萬畝,減少了農民灌溉水費支出,也為各類農作物增產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今年全市還新培訓轉移農村勞動力20500人,促進了農民轉移性收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