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全省生態縣上升到3個 造林綠化呈五大亮點
發布時間:2015-01-07 來源:0352房網 編輯:阿紫
摘要:2014年,
大同市圍繞“增面積、增覆蓋、增蓄積、增收入”目標,以省六大造林
工程為依托,與生態
建設工程和百園立農工程相結合,圓滿完成各項林業工作,共完成營造林任務45.3433萬畝,占總任務的102%。新榮區被省政府命名為
山西省生態縣,
大同市全省生態縣上升到3個。大同市造林綠化呈現出五大亮點。
——大林業生態片區建設持續推進。每縣每年一個萬畝連片精品造林工程得到有效實施,大林業生態片區建設逐步形成。廣靈縣臥龍山荒山造林工程、天鎮縣沙梁坡綠化工程、陽高縣大泉山“百公里、百萬畝”雙百綠化工程都是去年啟動實施的大工程,工程標準高,完成質量優,綠化品位明顯提高。大同縣火山群治沙工程,新榮區新龍森林公園,靈丘縣鍋帽山、平型關生態建設工程,左云縣“滿眼綠”等工程都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
——通道綠化網格化建設不斷完善。全市按照“鄉鄉有亮點,段段是精品”的標準要求,對縣與縣、縣與鄉、鄉與鄉的主要通道進行了全面新建、補植補造和提檔升級,打造了廣靈縣后城線、靈丘縣驛靈線、渾源縣東大線等標準高、模式新的縣鄉通道綠化工程。大同縣的鄉與鄉通道綠化大量選用金葉榆、火炬等彩色樹種,體現了身邊增綠、身邊添色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全市通道綠化266公里,主干道與縣鄉村道路初步形成集景觀、生態、社會效應于一體的綠色走廊。
——城鄉一體化進程穩步推進。按照“環村林、街道樹、庭院果”的總體要求,村莊綠化重點對四旁、庭院、坑塘四周進行了種植、密植,消除了綠化死角,打造了大同縣營坊溝和邢莊、新榮區張布袋溝、左云縣威魯村等風格迥異的風景亮點,城鄉生態環境得到優化。綠化中注重以喬木為主,堅持適地適樹、按需配置、兼顧效益的村莊綠化原則要求,使《大同市鄉村綠化
規劃與建設技術指引》落到實處。全市共完成村莊綠化任務90個。
——造林綠化成果進一步鞏固。對2012年實施的重點工程和2013年實施的省級標桿項目高速公路通道綠化及沿線荒山造林工程,高標準進行了重點補植補造、圍網、除草、澆水等專項管護,有效鞏固了造林綠化成果,保存率達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