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實施9.5萬人易地扶貧搬遷計劃 大同10697人
發布時間:2015-03-27 來源:山西商報 編輯:木子
摘要:2015年,全
山西省承擔的易地扶貧搬遷計劃為:忻州市19000人、呂梁市15030人、臨汾市12000人、
大同市10697人、晉中市5000人、朔州市3248人、長治市9752人、運
城市8689人、
太原市5288人、晉城市5000人、陽泉市1196人。
3月25日,山西省扶貧辦發布消息稱,針對2015年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山西省已將全省11地市承擔的9.5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計劃分解,其中,承擔任務最多的地市為忻州市,其2015年將完成近兩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而承擔任務最少的為陽泉市,其2015年將完成1000多人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
2015年,全省承擔的易地扶貧搬遷計劃為:忻州市19000人、呂梁市15030人、臨汾市12000人、
大同市10697人、晉中市5000人、朔州市3248人、長治市9752人、運城市8689人、太原市5288人、晉城市5000人、陽泉市1196人。
據了解,2015年山西省將擴大搬遷對象范圍,并按照精準扶貧工作要求,對建檔立卡貧困戶,自愿搬遷的優先安排。其中,建房補助在省補助的基礎上,由縣級統籌整合地質災害、危房改造等項目,實行差異化補助;向每個搬遷人口都安排產業獎補資金;全部保障
土地指標;在城鎮
建設移民扶貧安置點,享受國家棚戶區改造經濟適用
住房建設項目
政策。
同時,山西省還將開展
市場化改革試點,并確定陽曲、天鎮、忻府區、臨縣、右玉、左權、吉縣、垣曲、武鄉、陵川等10個縣為改革試點縣,將重點圍繞利用城鄉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建立土地交易平臺、試行宅基地退出機制、政府或者企業預付土地指標增值收益、資金整合等探索創新。
據介紹,伴隨易地扶貧搬遷計劃的實施,山西省將編制“十三五”移民搬遷工作
規劃,同步規劃建設產業基地、產業園區、商貿物流、鄉村旅游,充分考慮搬遷戶的就業、產業;同步規劃建設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建設教育、醫療、商業等公共服務設施等,將舊村資源開發納入一體規劃;加強制度落實,建立和落實目標責任制、公開通報制、督察檢查制和約談問責制,加強督促檢查,逐步完善工作制度,以推動工作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