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知識普及之房地產五證的辦理的正確順序
發布時間:2015-09-16 來源:0352房網 編輯:李雯
摘要:先來說說這個
土地是咋回事兒,土地國有,中國沒有私有土地,土地所有權,都是政府手中。而任何單位或個人,只擁有使用權,曰“國有土地使用權”。當地方政府擬對一塊土地進行商業開發的時候,國土局先組卷,報省一級政府審批,即:
建設用地征轉指標審批,為土地變性,變為
住宅或商業用地。
土地征轉變性手續完成后,開始進行“招拍掛”。簡單簡單一下:
招——招標,發布
廣告,告訴土地開發單位,這兒賣地了,有想來的快來報名吧!
拍——進行拍賣。有多家報名競爭的,進行競標,出高價者得。
掛——
掛牌出讓。誰家摘牌塊土地,國土局會進行公示。
目前,保定市國有土地采取全額(土地評估價的全額)繳納土地保證金的方式進行招拍掛。土地競標溢價的,摘牌人補繳差額部分出讓金。
1、摘牌人(以下稱開發公司)繳納的保證金轉讓為
土地出讓金。開發公司到財政局繳納土地契稅后,憑招拍掛確認書、土地出讓金票據、契稅票據,至國土局即時辦理《建設用地
規劃許可證》——這是“五證”中的“第一證”,如果沒有這一證,是無法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的。
2、國土局將《建設用用規劃許可證》、土地招拍掛確認書、地出讓金票據、契稅票據等手續的復印件,通過OA系統,層層報批至
國土部,國土部核實審批通過后,
開發商與國土局簽訂《國有土地出讓合同》——這可是至關重要,如果開發商沒有全額交款,國土部是不予審批的。
《國有土地出讓合同》簽訂后,開發公司開始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證》——“五證”中的“第二證”。
到這里,有點看明白了嗎?——《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土地出讓金、契稅、《土地出讓合同》,缺一不可啊,缺了任何一個,都不可能辦下《國有土地使用權證》。
看到這里前兩個證件辦好,開發商將設計方案提交規委會討論通過。而后開發商辦理《建筑
工程規劃許可證》——五證中的第三證。在這期間,開發商要進行施工圖細化、審圖、報規劃局審批、報人防審圖,反正是一系列的東東,很是繁瑣。然后便是開發商招標。
(1)開發商至發改委辦理固定資產
投資核準(備案)手續。
(2)開發商公開招標項目施工方、監理方。辦理完畢《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后,憑審圖報告、人防審批手續、繳納的
城市配套設施費、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文明施工費,辦理《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五證中的第四證——嚴格來說,辦理下此證后,方可動工。施工過程中,質檢站全程跟蹤進行質量檢查驗收。
說說第五證吧,四證齊全,工程投資達到總體投資30%以后,開發商可向住建局申請《房屋預售許可證》,等申辦預售許可后,方可進行預售。
這下這五證是怎么辦理的,大家都看透了吧,所以五證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樣也不是售樓處說的那樣,他們不是一起辦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