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隨著大同市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機動車數量的大幅增加,交通擁堵現象頻繁出現。為了緩解城市交通壓力、避免人車混行,形成立體交通,大同市市長馬彥平于5月4日主持召開市政府辦公會,研究人行過街天橋規劃選址、建設模式、運營管理等相關事宜。

過街人行天橋將有效緩解交通壓力
人行天橋的選址會優先考慮商業中心、學校、車站等人流量密集場所,并根據人流量、緊迫性、車速等方面因素綜合決定。此次辦公會初定確定在華林新天地、城區十八小學校等處建設10座人行過街天橋。華林新天地是大同最繁榮的商業中心之一,人流量、車流量都非常大,交通比較混亂。在此設立人行天橋,可以更好的疏導交通,節約市民出行時間、減少了交通隱患。在十八小學校設人行天橋,主要是考慮到了學生上下學時段的交通堵塞問題,在學校周邊設立人行天橋,是為了保證學生的安全出行。
近年來,大同市緊緊圍繞建設綜合交通、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的目標要求,進一步加快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交通運輸服務體系。大張高鐵工程自2015年正式開工以來,建設工作一直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2016年,大同市又將分兩年三期預計投放3萬輛公共自行車,選址工作已經在3月底完成。4月15日,以東風里菜市場西側的公共自行車項目基坑開挖為標志,大同城市公共自行車項目正式開工。
交通是一個城市發展的生命線。大同市不斷完善的交通網絡,不僅會提升城市形象,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吸引大量外來人口流入,在社會上產生蝴蝶效應,帶動服務業、信息產業、房地產經濟、互聯網等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