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煤都”大同因為煤礦開采引起的多種環境地質災害,對大同當地群眾造成嚴重危害。政府積極探索并啟動采煤沉陷區搬遷治理工作。
山西大同地區煤炭資源豐富,分布范圍廣泛,開采歷史悠久,國內國外馳名,素有“煤都”之稱。同時大同也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大同煤炭年總產量達一億噸左右,居全國同行業之首位,在世界享有盛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但是長期的大規模、高強度、粗放式的煤炭開采,不僅使得本就生態脆弱的當地環境遭到嚴重破環,也給大同留下了大面積的采煤沉陷區。
多年以來,一些重點產煤地區煤礦采空區不斷擴展,給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一系列問題,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煤礦采空后引發地表塌陷和裂縫,造成危房;煤礦開采破壞地層蓄水結構,導致地下水位下降,水源枯竭;長期在工作環境惡劣的井下工作,加上預防措施不到位,很多人致殘致傷致病,尤其是塵肺病目前無特效藥物治療,患者治愈非常困難。這些問題給當地群眾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采煤沉陷區破壞地表圖
2004年至2010年,國家在山西啟動了國有重點煤礦采煤沉陷區治理工作,共安置受災人口18萬余戶,受益人口60余萬人。2015年4月,山西省政府印發《山西省深化采煤沉陷區治理規劃(2014-2017年)》,2015年山西開始全面實施采煤沉陷區治理。
媒體最近從山西省大同市了解到,大同市積極探索采煤沉陷區搬遷治理之路。一方面,從2014年起,在受損較為嚴重的南郊區甘河村進行試點搬遷治理,三年內先期解決4個縣區、 20117戶的異地搬遷安置。另一方面,利用豐富的光照資源,實行“林光互補”一體化模式建設光伏發電項目,重點解決村民搬遷離地后的生活來源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難題。
大同光伏示范基地
目前,5個采煤沉陷安置區正在有序推進,預計年底主體完工。同時,全國光伏產業“領跑者”計劃首個獲批的大同市采煤沉陷區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示范基地正在加快實施,已開工的一期投資100億元、100萬千瓦的13個光伏電站項目正在加緊建設,預計6月底正式并網發電。
大同因煤而興,也因煤而困。希望政府能夠給予沉陷區更多的財物和人力支持。合理運用最新技術,對地面沉陷進行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更好的保護我們大同的環境和人民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