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電梯的安全運行關系著千家萬戶的生死存亡,然而電梯“吃人”事件卻是頻頻發生。2016年3月份,大同云頂雅園還上演了一幕電梯驚魂。為了提高電梯設備的運行安全和使用壽命,大同市將對2002年1月1日前投入使用的電梯進行改造,對存在失效或潛在失效風險的部件進行報廢處理,以推進電梯整機的更新改造。

老舊電梯存在安全隱患
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共發生電梯事故58起,共46人死亡。山西省質監局2015年出臺了電梯使用安全管理和電梯維保單位安全管理“雙10條”規定,該規定中要求,對15年以上的老舊電梯和故障多發的電梯應每10天維保一次;設立24小時維保值班電話,接到電梯困人故障報告后,設區的市維修人員抵達時間不超過30分鐘;學校、機場、車站、醫院、商場等人員密集的場所,使用單位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救援演練。
該規定表示,在此次電梯改造中,電梯維保單位、使用管理責任單位以及各級質監部門要協調好各個部門的工作,將老舊電梯的整治工作趕在11月30日前完成。每10天至少對老舊電梯維保一次;對檢驗不合格的老舊電梯,要詳細檢查電梯的主要部件;對于達到報廢標準的老舊電梯,應及時向有關單位提出更換部件的依據和要求;對于逾期沒有整改的,要張貼告示,停止使用,確保居民出行安全。
電梯是市民在城里上下班的必要交通工具,伴隨我們一天工作生活的開始和結束,老舊電梯未能及時整治,會給居民帶來潛在的安全隱患。電梯改造項目是民生安全之福,我們必須減少電梯“帶病上崗”現象,保障市民的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