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你幸福嗎?”“我不姓福我姓曾”,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央視的這個老梗。如果同樣的問題問大同市民,小編相信大家會開心的說到“我幸福”。從公共自行車的投入運營,南環橋的開通,人行過街天橋的建設等等,大同市政府在2016年為了市民的幸福生活也是蠻拼的。
2016年5月24日舉辦的市十四屆人大六次會議開幕式上,大同市委、市政府確定,今年為人民群眾辦好的十二件實事是:一是開通運營公交自行車1萬輛;二是新建城市人行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10座;三是新建城市公共停車場10座;四是建成區建設100座水沖式公廁;五是新建和改造提升10個便民市場;六是新建80個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七是組織開展千場大戲、萬場電影文化惠民活動;八是改造老舊住宅小區346萬平方米;九是推進公共安全監控全覆蓋;十是推進公共場所無線網絡全覆蓋;十一是綜合整治小街小巷50條;十二是通過易地搬遷改善1.3萬貧困人口的居住環境,通過教育助學資助1萬名貧困家庭子女完成學業。那么,目前這十二件實事都已經進行到哪一步了呢?跟著小編去看看。
開通運營公交自行車1萬輛

大同公共自行車站點
大同市已投放自行車5360輛,圍繞公交站、居住點、游憩點、校園點規劃布局的200個服務點正在試運營。目前正加快設備調試,增加自行車投放量,年底前確保開通運營1萬輛自行車。
新建城市公共停車場10座
目前10座公共停車場正在前期推進工作中,馬市長要求加強協調配合,逐項解決影響工程建設開工的擋手問題,確保年底10座停車場全部建成投運,以增強城市的公共服務能力。
新建城市人行過街天橋10座

御河西路過街天橋圍擋
目前10座人行過街天橋均已開工建設,其中御河西路1號橋進展迅速,預計10月中旬可完工。其余9座人行過街天橋正在挖探坑做基礎,探坑結束后,各工程建設進度將會提速。
改造老舊住宅小區346萬平方米

大同老舊小區改造
大同舊小區改造工作也在進行中,不少老小區已經“舊貌換新顏”,墻體經過重新粉刷,外墻保溫及部分樓房的窗戶也進行了更換。改造后的舊住宅區環境煥然一新,極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環境。
通過易地搬遷改善1.3萬貧困人口的居住環境
易地搬遷是改善貧困人口居住環境的一個有效途徑,在大同縣吉家莊鄉中心村易地搬遷項目現場,挖掘機、推土機、大卡車等各種機械設備在工地上來回穿梭,施工人員正在有序作業。
2016年的大同,小編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基礎設施更加完善;舊小區的綜合改造“舊貌換新顏”,一輛輛公共自行車穿行在大街上,南環橋也建成通車了……一幅“幸福花開”的民生畫卷正在大同越繪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