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快報!快報!《大同古城更新與建設指引》草案新鮮出爐啦!來看看咱大同古城規劃都有點兒啥特色?
據小編最新了解,《大同古城更新與建設指引》的編制工作目前已經完成并擬于近期履行法定報批程序。根據相關規定,《大同古城更新與建設指引》草案(以下稱為草案)將進行為期30天的公示。未來的大同古城將會長啥樣?一起來看!

草案網絡公示截圖
“三宜”特色城市片區將具備4大主體功能
按照規劃,咱大同古城未來的發展總體定位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特色城市片區。在保護古城歷史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復興傳統產業,改善人居環境,打造文化深度體驗旅游方式。如此,未來的大同古城將具備文化展示、商業休閑、生活居住、商務辦公四大主體功能。
另外,為增強古城深度體驗性,以大同非遺資源為核心的,包括“宗教圣地感悟”、“生活百工展示”、“傳統藝術體驗”、“美食文化品味”、“ 特色休閑住宿”、“現代大同創藝”在內的6大特色商業主題尤其令人眼前一亮。

公示的特色主題商業圖
“有機更新”理念與延續傳統相結合
與傳統創新方式不同,“有機更新”理念將用全局整體的保護更新視野,按照客觀科學的更新發展時序,以多方參與的小規模更新方式和分區分類的建筑更新手法,形成合理多樣的功能業態和健康多元的社區網絡結構,這是小規模漸進式保護更新模式的主要內容。
對于“瑰寶”級的傳統工藝和特色小吃,規劃明確提出在扶持鼓勵老字號企業創新經營模式的同時要復興傳統手工業,挖掘傳統民俗活動。除了適當引入廣靈內畫等傳統特色紀念品以及王氏京杏脯、渾源涼粉等傳統地方特色小吃外,還要預留雁北耍孩兒、靈丘羅羅腔、晉北鼓吹等大同特色活動項目的演繹空間。

雁北耍孩
“織補”+“創新”提升古城特色風貌
咱大同“四大街”的主軸線地位是不可動搖的,未來大同古城將延續“以四大街為軸,傳統街市+棋盤式網絡為骨架,廟宇公園點綴其中”的傳統空間意向,開辟五個景觀風貌區并形成“公交+慢行”的古城交通系統。
織補、創新傳統肌理和現代肌理,達到傳統與現代共生的目的。不過,大家不必擔心“大拆大造”會擾亂生活秩序,通過運用傳統符號和要素的方式對建筑風貌和周邊環境進行改造優化將是提升古城特色風貌的首選方式。

公示的空間網絡織補意向圖
總體來看,草案的規劃還是比較科學和人性化的,各位也可以積極進言獻策,為打造一個完美舒適的“家”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