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人行天橋,是方便市民過街的主要交通途徑之一,也是提高城市交通通行能力,規范城市交通車輛與行人各行其道,解決城市擁堵問題采取輔助措施而建造的微橋梁。
2016年11月1日,位于御河西路一中初中部與水泉灣龍園西門之間的御河西路1號橋正式投入使用。然而,大同首座人行過街天橋投入使用以后卻飽受爭議,因為這座過街天橋沒有坡道,不僅對自行車、電動車過街起不到一點幫助,而且還給外出買菜的行人造成了不便。
御河西路1號天橋
但是在后來投入使用的迎賓街1號天橋,迎賓街2號天橋等,可謂是“大變臉”。相關部門為了方便市民出行,解決實際問題,至少在每個天橋的一面都建設了坡度較緩的樓梯并設立了坡道,再也不會出現上圖大爺大媽抱著購物車過天橋的場景了。也不會出現騎自行車,電動車的人,因為天橋不方便使用而繞路口過馬路的情況。

迎賓街1號天橋樓梯
據小編了解,大同市區新建的10座天橋將在2016年12月25日全部建設完工并投入使用。除第一座御河西路一號天橋,其余天橋均設有坡道,方便行人出行。

10座天橋的位置
天橋雖然都建好了,小編希望咱們市民多愛護設施。在過天橋時總能看見,塑膠地板被煙頭燙出的小洞,掉進縫隙的瓜子皮、碎紙屑,被踩實的口香糖等。這些垃圾雖然小,但是影響美觀,環衛工人更不好打掃,像瓜子皮、口香糖、碎紙屑等垃圾,環衛工人得一點一點往出扣。

打掃天橋的環衛工人
天橋的環境衛生與保養維護也是一座城市面貌的細微體現。小編呼吁各位市民,咱們的天橋來之不易,要提供自身素質,從自我做起,不亂扔垃圾,愛護城市公共設施,共同維護天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