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2017年經濟社會發展“路線圖”已經出爐,在2016年現有業績的基礎上,2017年大同市將繼續朝著既定目標前進!
2017年大同市將以冬季行動暨“雙環行動”為抓手,重點謀劃推動大城域、大交通、大城管三大板塊,具體涉及大同市城建、交通、經濟、環境、民生等各個方面。這些方面都與每一個大同人的利益息息相關,快跟著小編來一睹大同市2017經濟社會發展“路線圖”吧!

大同古城(圖片來源于網絡)
城建規劃
一、推進萬達廣場、國際會展中心建設,新建高鐵站北廣場,以PPP模式加快大劇院、美術館、體育中心裝修;
二、加快古城修復項目建設,穩妥推進古城旅游項目策劃,用市場化方式建設和盤活古城;
三、推動御東新區提質,推進行政中心與大同大學周邊科技文化創新區、文瀛湖周邊生態景觀區、高鐵站周邊商貿富集區建設;
四、實施266項城市建設工程,開工建設快速路、跨線立交橋、地下綜合管廊和南甕城廣場,新建續建城市道路80公里,改造小街小巷25條;
五、啟動海綿城市建設;
六、抓緊推進晉商聯盟古城東北隅、潘家園古玩市場和府衙修復等標志性項目,完善城墻外圍帶狀公園和護城河景觀工程;
七、深入推進大縣城擴容提質,全面鋪開恒山特色小鎮等一批地域特色濃郁的小城鎮建設工程。
交通網絡
一、開源橋年內主體完工;
二、汽車客運東站投入使用;
三、加快大張、大西高鐵建設,開工建設大同南、陽高南、天鎮高鐵站,謀劃大烏高鐵,構建大張、大烏、大西高鐵交通網絡;
四、加快城市輕軌、王莊堡—阜平、大同南環高速公路前期工作;
五、推進綜合客運樞紐建設;
六、推動廣蔚高速盡早啟動,謀劃新榮-城區快速通道,啟動恒山和火山群旅游專線;
七、實施國省道改建,爭取建成古長城旅游公路,開工建設東縱脫貧攻堅路。
經濟發展
一、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確保第一產業只增不減;
二、大力發展文化旅游、健康養老、教育體育等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幸福產業,積極培育發展金融保險、電子商務、信息咨詢、商務會展等現代服務業,服務業增加值增長6.8%以上;
三、繼續落實好企業減負政策,不斷提高煤炭行業先進產能占比,下大力氣引進一批新的工業項目,進一步強化工業經濟運行的組織協調,確保工業全年增幅不低于3%。
城市環境
一、嚴格控制煤炭產能總量;
二、積極推動煤電一體化深度融合,建設晉北千萬千瓦級外送電基地;
三、加快熊貓光伏電站建設,開工國家光伏示范基地二期100萬千瓦、渾源抽水蓄能調峰電站;
四、推進高載能產業發展,加強與北汽新能源汽車公司的合作;
五、圍繞裝備制造、現代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現代農業等產業布局創新鏈;
六、申報綠色村莊216個、省市美麗宜居示范村15個,實施營造林23萬畝,綠化村莊25個;
七、大力推進國土綠化,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力爭二級以上良好天數穩定在311天以上;
八、突出抓好桑干河、御河、十里河、口泉河、甘河等流域生態治理工程;強化口泉區生態環境治理,建成恒安新區污水處理廠;
九、實施大同公園、兒童公園改造和動物園遷建,建設西京街綠軸景觀帶,完善御東公共活動走廊景觀工程;
十、啟動混合(應急)垃圾填埋場、融雪劑溶化池建設,市區內建成10座垃圾中轉站。
創新改革
一、實施企業技術創新“百項重點項目計劃”;
二、精準聯系高等院校、智庫機構,引進拔尖人才,籌建院士工作站、專家工作站、創客中心等,實施“鳳凰計劃”,促進“同才”回流;
三、抓好科技產業園建設;
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與城市管理深度融合,實現“天眼”覆蓋、“地網”承載、衛星布防的監控大格局;
五、大力實施“五環聯動”戰略,分層推進“3+3+3+1”景區建設工程;
六、建設浪潮云計算中心,推動百度+項目,搭建政府數據開放平臺、數據交易中心和創新應用平臺;
七、加快石墨烯、玄武巖纖維等前沿新材料產業化;
八、加快裝配式綠色建筑集成產業基地建設;
九、支持發展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煤制芳烴等高端產品,建設晉北現代煤化工基地;
十、加快電動汽車充電樁建設,推進大同通用航空產業園項目;
十一、“雙創”孵化新產業新業態。建好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大同合作中心、市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和孵化基地,與中關村集團、復旦大學、清華科技園、農業科技城共建科技創新基地,聯手打造“創業苗圃—孵化器—科技園”產業鏈條;
十二、繼續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發區改革、市屬國有企業改革、支持同煤改革、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行政區劃調整以及文化旅游體制、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投融資體制、供銷合作社、國有林場等各項改革。
民生改善
一、做好就業創業工作;
二、提升高中學校辦學質量;
三、加快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啟動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完成城鄉居民醫保并軌;
四、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
五、按時足額發放各類社會救助資金;
六、抓好各類政策性住房建設。
2017大同市重大項目
一、“城軌康裝”抓好城墻合攏后的古城開發,推進投資140億元的軌道交通項目,建設超百億元的康養+汽車營地項目,打造裝備制造園區中的加工貿易園;
二、27個“雙環行動”項目在“冬季行動”期間完成前期工作,3月底開工建設會展中心、場館、廣場、綠道建設等10項亮點工程、保障性住房等重大民生工程;
三、“山豬站房”推動恒山大景區開發、陽高正大生豬養殖項目,開工建設105億元的抽水蓄能電站以及投資100億元的房地產項目;
四、“林水風光”推進投資百億元的造林工程和投資170億元的兩河流域生態修復保護工程,繼續抓好風電、光電新能源項目;
五、“氣電紡港”繼續做好中海油煤制氣、2×100萬千瓦湖東電廠項目推進工作,做好紡織園區項目前期,加快華陽瑪里納陸港、晉北國際物流園區項目建設。
2016年,在政策精神的指引下,大同市已經在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大同市共完成城市道路橋梁工程65項,用于民生事業的支出高達83.3%,完成惠民工程十二件。期待在2017經濟社會發展“路線圖”的指引下,大同城未來將更加美好,大同子民幸福指數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