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鎮縣南洋河生態綜合治理工程緊鄰天鎮新舊縣城,與縣城整體建設融為一體,其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給城鎮居民營造具有北方特色、小橋流水式的環境氛圍。建設堅持4大基本原則:
原則1:經濟合理原則
該工程總體景觀設計目標為“一軸”、“兩帶”、“三環”、“六區”。
“一軸”是以南洋河為中心軸;“兩帶”以南洋河為中心,劃分為南北兩條帶;“三環”以濱河北路、濱河南路和規劃小區道路為主,將治理區環繞起來;“六區”是將治理區分為“住宅”、“商業”、“別墅”、“健身”、“娛樂”、“休閑”六大功能區。
原則2: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
規劃大膽、實施性強,是這項工程設計遵循的重要原則。天鎮縣城區段河道治理美化工程,既要在整體規劃上具有前瞻性,又要能根據每年的資金投入分步實施,而且近期實施還要初見成效。
原則3:功能凸顯原則
結合河道蓄水和行洪、排沙的功能要求,營造出湖面水體和生態濕地多種景觀,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既要強調市民的舒適愉悅和可參與性,更要營造開放式公共游憩、娛樂運動休閑空間。
原則4:景觀與生態相結合的原則
遵循“景觀與生態相結合”的設計理念,既要滿足城市居民和游客休閑、游玩的需要,更要滿足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需要。
臨河兩側景觀6個功能分區表現為三種活動主題,即,商業住宅區,包括“住宅”、“商業”、“別墅”區,以豐富天鎮人民的物質生活,提高人們的生活品位;健身娛樂區,側重提高當地居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包括“健身”、“娛樂”區;休閑區:給人們提供休閑的空間。
圍繞各功能區的特點,工程將景區設計為“十二景”,分別為“商業廣場”、“健身廣場”、“文化廣場”、“娛樂廣場”、“淺水域”、“親水平臺”、“山水園”、“湖心島”、“大舞臺”、“垂釣園”、“假山林”、“綠野”等景點。
清渾分槽的蓄水方式
南洋河為多泥砂河道,該工程采用了分槽的蓄水方式,使得行洪、蓄清各行其道,合理解決了天然河道行洪、排污與蓄水的矛盾,既減少了洪水對蓄水池侵擾的機率,方便了工程運行管理;又減少了塌壩運行的機率,節約了水資源。更重要的是,對以美化為目的的河道治理工程的生態環境意義重大。
把水引上岸,增加親水性
首先,在河岸綠化帶內的部分河段把水引上岸,形成淺水域。淺水域設計為鍋底形,即使蓄水池補水不及時,或塌壩泄洪、清淤,形成水位降落,淺水域內仍能維持一定的水深,對環境的營造有利。
其次,引水上岸后,淺水域水深較小,可以形成供人們戲水、游樂的安全水面。
第三,在沿線的岸邊設置親水步道,尤其是在淺水域河段,部分親水步道置于水中,營造出具有北方特色的小橋流水式景觀氛圍。
第四,在岸上景觀設計時,通過營造更多的水景,使游人不僅能夠看到流動的水面和晶瑩的水花,更能聽到潺潺的流水聲,激發游人的興趣。
第五,岸上淺水域設在南北兩岸,兼顧新舊城區居民生活娛樂需求。建成后的水面較小,與氣勢宏偉的蓄水池形成鮮明對比,相得益彰。
上一篇:大同市高端樓盤逐漸走俏 別墅成為置業終極目標
下一篇:天鎮縣提升城市形象 集中開展整治生態環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