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治理,讓河流水質更凈。在空氣質量發生質的改變后,我市以“生態治水”為核心理念的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全面鋪開。隨著城市道路改造工程的開展,城市排水管網設施逐步完善,雨水污水分流;大面積鋪開的一系列綠化工程,提高了水源涵養能力。
大同市境內的主要河流因流域內工業企業眾多,河流污染較為嚴重。我市對十里河、口泉河、桑干河等重點流域進行重點治理,要求沿線各企業必須對其工業和生活污水進行全部治理,努力將昔日的納污河變成波光粼粼的景觀河。為確保桑干河水質,在御河與十里河交匯處,按照生態修復目標采取措施,大同市正積極推進建設一個約兩萬平方公里的濕地公園,進一步凈化上游水質,以確保冊田水庫入口水質達到相關要求標準。
城市污水處理能力與日俱增。全市12座城鎮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并投運,東郊和西郊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已立項開工建設,竣工后其處理完的污水排放標準將由原來的國家一級B標準提高到A標準。御東污水處理廠正在加緊建設。到2010年,大同市污水處理率由2005年的49%提高到78.2%。去年,大同市出入境流域5個斷面獲得了省跨界斷面生態補償金2589萬元,為全省獲獎最多的城市。
城市呼喚綠色,市民向往藍天。2011年大同市確定了新目標: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創建省級環保模范城市。生態建設正在全面提升著大同的城市品位和競爭力,一個藍天麗日、綠樹繞城、園林景觀與現代建筑相映襯的生態宜居大同正展現在世人面前。
破解云岡峪綠化難題。云岡峪南北兩側大多都是石質山,自然條件惡劣,年年植樹不見成活。2008年起,大同市攻克種植難題,挖大樹坑,坑內全部更換種植土,對栽下的樹木細心呵護。如今云岡峪禿山披綠裝,已有樹木約100萬株,植樹成活率平均達90%以上,初顯“大山喬木、遮天蔽日”的景象。
城市景點綠地初現園林之美。近年來,大同市沿魏都大道、工農路等道路兩側及節點處新建了街頭景點150多處,城市綠地逐年擴大, 同時,加強對御河生態園、紅旗廣場等原有公園、廣場、綠地的管護力度,為市民營造了良好的休閑、娛樂、游憩場所。還城市一個藍天碧水,給出游的人們帶來一個良心愉悅的心情。
上一篇:占道經營影響交通 城區市容變堵為疏睿智管理
下一篇:新榮區兩會閉幕 “五個全覆蓋”工程成為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