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每天都要從零開始的城市管理工作,大同城區城管干部更新觀念、主動承責、變堵為疏、整體推進,用“大城管”的理念適應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服務居民群眾高標準的宜居需求,讓被動解決困擾城管的難事變成主動裝扮靚麗大古都的新舉措,全區城管干部正在進行一場從觀念到方法再到機制的變革。
大同市城區擔負著市區90%的城市管理任務,稍有疏忽就會造成市區的臟亂差。為此,該區區委、區政府重點在建立城市管理的長效機制上下功夫。他們建立了“門前五包”制度,讓全民參與城市管理,目前已經在16條街道開展了試點,簽訂“門前五包”協議書3100份。通過開展“愛我美麗家園,爭做文明市民”主題教育活動,調動市民愛護共同的生活家園,全區機關事業單位、民營企業、中小學校積極參與。
成立了“古城管理處”,對古城墻內的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市容市貌進行專業服務、統一管理,全力提升大同市的名城形象和“中國大古都”風采。成立了3個機掃公司,90多部車輛近800人從事城市管理機掃工作,加大了機械化清掃、清洗力度,科學、合理調整了作業時間段,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垃圾日產日清、廁所清掏、道路保潔、垃圾清運、鞭炮燃放等工作流程,完善了科學的環衛城管機制。建立了冬季清雪預案,以雪為令,專業隊伍主攻、全民參與,共同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
8月16日,城區三環內影響市容市貌的廢品收購點“頑疾”被徹底取締;8月22日,城區大十字街便民市場改造工程基本結束,300個新建攤位即將啟用;8月24日,城區“古城管理處”開始招聘市容、園林工作人員……
城區日產垃圾400多噸,由于清運車輛少,垃圾清運不及時成為長期困擾環衛工作的主要問題。該區一方面合理設置垃圾點,同時制定了二次清運制度,分上午作業和下午作業兩次清運;另一方面新購置了垃圾擠壓車和建立垃圾中轉站,減少傾倒垃圾時間。
“新的垃圾清運程序將原來的8個小時一趟變成了5個小時,大大地縮短了清運時間,提高了清運效率。”城區環衛處清運一公司的一位司機高興地說。不僅僅是在清運工作上,城區環衛處清掃公司也對科學作業程序進行了調整,將清掃程序進行了重新安排,確保全天候的管理、全角度的清掃、全面積的保潔。
興國寺早市嚴重影響了周圍居民的出行和生活。城區市容監察管理處在經過實地走訪后,在附近開辟了新的市場,規定了早市結束時間,有效地降低了對出行人員和環境衛生的影響。問題在基層發現,辦法在一線琢磨。針對便民市場的“臟亂差”問題,城區采取“疏堵結合”的辦法,共對6處市場進行了重新規劃,還統一定制了柜臺。
該區還對清遠西街華林新天地、市工商銀行門前和云中路兩個公園門前等一些路段的占道經營及露天燒烤攤點依法進行取締,同時加大了巡查力度,早中晚進行錯時管理,堅決杜絕占道經營、露天燒烤等違法現象的發生。
城區成立了野廣告專業清洗隊伍,配備了高空作業車、清洗車和清洗機。對轄區內65條主次干道的墻壁上、櫥窗卷閘門、燈箱、廣告牌匾上的野廣告進行清除、同色覆蓋,重點對旅游景點、繁華地段、便民市場的野廣告加大力度進行清洗,共清洗野廣告8000余條,墻壁同色覆蓋面積近萬平方米,清洗率達90%。
此外,城區還成立了清除野廣告的專業公司,在恢復城市形象的同時,給予違法分子有力打擊和教育。成立了園林養護公司,用鮮花、綠樹美化市容市貌。實行全市道路綠籬、沿街兩側小景點綠帶的紙屑、塑料袋等雜物的常態化管理,責任到單位、到人,建立長效監督管理機制。
與此同時,城區還明確了區市容、環衛、園林、綜合執法大隊、數字管理平臺、街道辦事處等城管隊伍的職責范圍,建立了日常考核機制,對表現好的單位予以重獎,對出現的較差單位給予重罰,并要求相關單位樹立一體化的城市管理理念,在工作職責上不推諉,在工作程序上相配合,在工作目標上保一致,全力服務城市居民群眾。
在城區,城鄉結合部、無物業管理的小區、居民小院等成為垃圾隨意傾倒的重點地帶。該區要求,城管干部要堅決按照大城管的理念,對沒人管的城鄉結合部無條件管理;對無物業管理的小區垃圾由街道協調相關單位解決,解決不了的由街道負責解決;對居民小院環境衛生積極開展居民環境衛生教育活動,發動居民自覺愛護環境衛生。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讓大同市容市貌靚起來。
上一篇:高志攜房產精英舉行大同“商業地產”專題講座
下一篇:靈丘堅持打造一縣一業 實現生態宜居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