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王府位于大同古城東北隅,原為遼金國子監和明初府學舊址。著名的大同九龍壁就是明初代王府大門對面的影壁,F今其北側尚有廣智門和后蕭墻等遺存。
代王府修復工程以《大同府志》為依據,參考明代王府建筑形制,復建范圍南至和陽街、北至仁和美街、西至武定街、東至回回巷一線,規劃面積為19.6萬平方米,將全面恢復王府范圍內的各類明式宮殿、配殿等建(構)筑物,配以景觀工程,再現代王府恢宏氣象。
從2010年陸續開展征收工作以來,代王府一期修復工程涉及到的1900多戶征收對象現在僅剩69戶。修復工程從今年9月正式開工,現已完成基礎工程。耿彥波一行在此詳細詢問了未搬遷住戶的具體情況,要求有關部門加大力度,認真分析原因,想方設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征收。
11月27日下午,大同市市長耿彥波深入北城墻保護與修復工程、代王府修復工程、鼓樓東南隅保護工程等建設工地現場辦公。他指出,古城保護與修復工程任務依然艱巨,有關部門要加大力度,加緊時間,著力解決好工程涉及的規劃設計、房屋土地征收、道路綠化等相關工作,確保工程順利推進,為早日完整展現古城風貌搶時間、打基礎。
耿彥波、郝月生率城區及市規劃、文物、評審等部門和單位負責人首先來到北城墻修復工程工地。北城墻主要工程包括甕城、月城各1座,城門樓、二門樓、箭樓各1座,望樓11座,乾樓1座,洪字樓1座,控軍臺2個。
工程于2011年5月份陸續展開,現已完成工程總量的50%,東段城墻已巍然屹立。按照工程進度要求,除了甕城仍在施工外,北城墻修復工程的其他工程均已停止,待明年開春后再接續建設。綿延1800米的北城墻涉及眾多住戶與單位的搬遷,其中,房屋征收就達3800多戶。在城區征收指揮部、相關街道和居委會的努力下,在廣大市民的配合下,目前只剩300多戶正在搬遷之中。
同時,他要求在代王府的復建中不但要把握歷史格局、文物遺存保護和展示利用等,還要充分考慮王府建筑群的現代使用及合理的多層面需求,為今后代王府的文化復興和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現場辦公中,耿彥波就北城墻修復工程涉及到的規劃、搬遷、進度等問題,與相關部門負責人研究解決辦法。緊鄰城墻的雁翔園小區內不少居民正在搬遷。耿彥波一行走進住戶家中,仔細詢問他們是哪一年入住的,裝修花了多少錢,過渡房找好了嗎?他叮囑相關人員要做深做細群眾的思想工作,在評審時要實事求是、細之又細,切實維護住戶的利益。
對城區征收工作人員的辛苦工作,耿彥波予以肯定,并鼓勵大家鼓足干勁,扎實工作,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完成征收掃尾工作。在甕城建設工地,耿彥波叮囑工隊一定要嚴格執行冬季施工方案,科學安排工期,把好質量、安全兩大關口。
上一篇:“節能建筑”將成就大同市品質住宅社區之典范
下一篇:關于北城墻廣場修建整治工程一期房屋征收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