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利走量 團購搶跑
進入2012年五月以來,大同市樓市呈現出了回暖態勢,在給力的優惠促銷吸引下,不少樓盤人氣頗旺,成交量也很可觀。而在打折、返點等樓市促銷方式中,團購這一形式又大量出現在樓盤的營銷中。有開發商主動出擊尋找團購資源,有單位或機構主動找到開發商要求團購,很多團購業務的單筆數量都上百套甚至幾百套,有的開發商甚至還沒開盤就被團購出不少房子。那么團購是否成為降價的一個臺階、成為開發商新的銷售增長點?購房者在團購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團購會有何利弊?
日前,記者深入大同市樓市采訪。“樓盤高層房源針對單位員工進行團購招募,房源團購優惠均價約為4000元/平方米,團購認定門檻套數為50套。”一家售樓部的置業顧問告訴記者,據介紹,該樓盤團購的單位以金融、醫院、大型企事業單位為主,團購房每平方米可便宜500元。 截止到目前,團購房源已有200多套。
據了解,團購這種形式,在市場上也并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在房地產發展初期,以單位團購住房為主要銷售模式,很多大企業可以組織單位職工團購某樓盤的幾棟樓,形成最為簡短的銷售模式。隨著房地產行業的蒸蒸日上,團購逐漸被“拋棄”,然而進入2012年以來,樓市團購這種形式再次興起,位于御東新區的一家樓盤與市某大型國企簽訂了團購協議后,短短幾天時間就賣出了100多套住房。 該樓盤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此前我們的銷售量真的是很低的。
業內人士認為,2012年大同市樓市競爭日益加劇,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團購促銷再現,表明了開發商讓利走量,利用團購搶跑,回籠資金的意圖。
團購有利也有弊
團購采用的是薄利多銷的策略,有人認為,在當前市場已顯出供大于求的態勢下,團購其實就是變相降價。
一家房企的老總認為,盡管商品房數量有多有少,但團購對引導市場趨向至關重要,團購既可以有效引導房價,在一程度上降低商品房的空置率,又能為符合國家產業導向的房地產企業創造迅速實現銷售的機會,對于穩定市場,恢復市場信心意義重大。
在對團購肯定的同時,也有開發商持不同觀點,“住宅項目以單位團購方式銷售,開發利潤顯然會受到影響,而且對企業品牌宣傳也沒有益處,樓盤應該慎重對待團購客戶。”一位不愿意接受團購的開發商則透露了自己對 “團購熱”的真實想法。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如果能夠有效規避風險,無論是購買還是投資“團購房”都很劃算,通常“團購”會比同小區的房價低500元/平方米。他提醒說,投資購買“團購房”,要注意幾點:首先要“驗”,檢驗開發商到底有沒有開發資格,有沒有信譽度,如果既無資格又無實力,顯然會有風險;二是要“看”,仔細研究合同,注意是否條款的合理性。如果限制條款較多,將來會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
團購也有風險
團購房,要比市場價低很多。面對團購房誘人的價格,不少人急于出手。但團購房真的沒有任何風險嗎?
兩年前, 某單位為了給單位干部職工解決住房問題,以“團購”的名義與某房地產公司簽訂了“購房協議書”,干部職工出資購買100套商品房,均價2700元/平方米。這在我市是一個較低的價格。但是,兩年過去了,由于開發商實力不強等多種原因,工程進展極為緩慢。后來由于開發商與這家單位在這個項目上產生了經濟糾紛,并一直沒有達成共識,所以開發商至今也沒有給單位職工等人返款。
“團購房”的性質決定了它有一定的購買和投資價值,但是由于有些“團購房”屬于非正規的開發商融資手段,因此參加“團購”也會有一定風險。因此在購買團購房時一是要看開發商能否按承諾兌現的問題,因為畢竟是開發商的前期募資,后期決定項目成功與否的因素還有很多。二是檢驗開發商的資質和信譽度,避免產生糾紛,掉進陷阱。
上一篇:大同市恒大綠洲“購房砸金蛋”活動完美落幕
下一篇:碧水云天·頤園推出經典小戶型 圓您購房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