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備受市民關注的大同博物館御東新館的陳列布展方案,正式撩起神秘面紗。據了解,正在進行展陳前期準備的博物館將推出4個系列展廳、3個專題展廳和1個恐龍展廳,展陳文物3000余件,是舊館的3倍。

大同博物館御東新館位于文瀛湖畔,由我國當代杰出的建筑師崔愷設計。大同地處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交界處,是中國胡漢文化交融的典型文化區域,該館建筑面積32821平方米,分地下1層、地上3層,建筑高度28.45米。它的建筑形態承襲了大同歷史文化的積淀,既有漢化了的胡文化,又有胡化了的漢文化,建筑外部升騰動勢的異形空間刻畫,就是對這兩種文化沖突與融合最精彩的思考與表達。
按照我市與北京驚雷公司共同完成的展陳方案,御東新館將重點推出8個展廳。3000余件展陳文物,將從6萬多件館藏文物中精選產生。按照展陳方案,展陳文物將主要通過4個系列展廳、3個專題展廳和1個恐龍展廳分劃。其中4個系列展廳為《代地滄桑》《北魏平城》《遼金西京》《明清重鎮》,3個專題展廳為《瓷路擷珍》《妙筆丹青》《梵語清音》,站在不同的歷史節點和文化視角,對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大古都”的大同進行思考與定位。1個恐龍展廳則通過本地出土的十多條以甲龍為主的較完整的恐龍骨骼展示,再配以適當的聲光電和背景模型技術,為觀者展現大同作為人類遺址發現地的悠久歷史。為了增加博物館對小朋友的吸引力,地下層特別設計了兒童互動區,其中可容納40余人同時體驗的5D影院,融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動感為一體,觀眾不僅可以“觸摸”到電影中的物體,還能“遇到”刮風、下雨、雷電等場景,讓人身臨其境,妙趣橫生。
除此之外,即將與公眾見面的,還有不少堪稱恢宏巨制的藝術品。其中在一層共享大廳亮相的巨型壁畫《北魏鮮卑貴胄出行圖》,長約50.4米,寬15.5米,由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孫景波和壁畫系主任王穎生牽頭歷時一年完成。同時,體現北魏鮮卑民族從游牧文明向農耕文明過渡的鐵鑄《牛車》,長10米、高4米,重達12噸。展現北魏開放大氣及古絲綢之路繁華景象的銅鑄《胡人牽駝俑》,高達7米,重量近10噸。
上一篇:花園里街占道經營嚴重 車輛擁堵居民生活不便
下一篇:大同買房前需考慮五大因素 不能只看房屋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