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二:“天然高品質材料”有無質量問題?
央視報道,達芬奇部分家具的原料并非其宣稱的“天然高品質材料”,而是一種高分子的樹脂材料、大芯板和密度板。經過打磨、烤漆、烘干等多道工序,就能“以假亂真,搖身一變”,成了所謂名貴木材加工的天價家具。7月11日,上海工商部門對達芬奇位于上海的母公司——上海達芬奇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和位于延安西路、香港廣場的兩家分公司,三個展示廳,以及位于青浦和外高橋保稅區的兩個倉庫,進行了緊急檢查和調查取證。達芬奇青浦趙重公路倉庫內的233件涉嫌偽造產地的家具產品,被當場保存登記。
7月12日,上海工商部門執法人員和國家建筑工程材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人員,對達芬奇家具產品進行了抽檢,發現一只“卡布麗緹”床頭柜外層剝開后,內部主要材料并非實木,而是普通的三聚氰胺板。據調查發現,有兩只和被檢產品型號相同的“卡布麗緹”床頭柜,已于6月27日從倉庫發往達芬奇在上海的展廳。而在延安西路上的達芬奇專賣店,一只同樣型號的該床頭柜放置在展廳角落待售,打折后的市場售價仍超過9.2萬元,而產品商標上對具體的用料卻只字未提。
在7月17日的發布會上,卡布麗緹公司執行總裁并未就“卡布麗緹”家具是否實木制作給出明確回應,僅強調100%意大利生產并不意味著100%實木,而100%實木也不等同于高質量。他還提出,卡布麗緹公司生產家具的所有材料均符合歐盟的統一標準。
市場上真正的“進口家具”到底有多少?
“根據中國家具行業協會2009年至2010年的數據,中國的家具年出口額為260億美元,而年進口額最多不超過15億美元。”上海家具行業協會秘書長徐光榮說,“你可以算算,如果一張床動輒要幾十萬元人民幣,市場上能有多少進口家具?”他提醒消費者,購買進口家具時一定要注意區別對待品牌與產地。
“伴洋牌”、“假進口”為何成潮流?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家具代工廠并不在乎自己承接的訂單來自哪里,也不會主動給自己的產品打上“進口”名號,但到了銷售渠道,不少企業卻有意識地冒充進口家具或“伴洋牌”來提高身價。“我相信國產家具質量不一定比進口家具差,但一個品牌的營造和推廣,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因此,有些人選擇了一條捷徑:模仿洋品牌,做‘山寨貨’。”王樂松說,“這樣做的原因,無非是追求短期的利潤最大化。”
“有時候也是無奈。”王樂松說,他常常遇到這樣的消費者——拿來一些歐美家具的圖片,“你們有沒有這樣的設計?沒有?那能不能給我們定制。”“這其實是消費者逼著我們抄襲國外品牌的設計。”王樂松說。淘寶網上經營高檔家具的某位店主也有同感:“常有人向我確認產品從哪里來,就算原材料是進口的,也比國產的好。”
幾乎所有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都很肯定地告訴記者:“中國家具企業有足夠能力造出質量一流的家具。”據徐光榮說,中國的家具工藝和質量,在上海世博會時得到過葡萄牙家具行業協會會長的贊許。“我們一直在努力推廣中國家具的本土品牌,同時,還要努力改變國人對中國家具的偏見。”方慧說。“達芬奇事件”暴露出國內家具銷售市場的混亂與監管不力,但背后更深層的,也揭示出家具業從“中國制造”到“中國設計”的升級轉型之痛。但愿中國本土家具企業會在“達芬奇事件”后警醒,逐漸創出新路。
另外,“伴洋牌”的產品往往還大規模抄襲或“改良”歐美家具的創意和設計,這也是行業內眾所周知的事實。今年的米蘭家具展上,中國設計師被參展的法國芬迪家具拒之門外。業界驚呼芬迪家具“看人下菜碟兒”。然而,在憤慨之余,有識之士認為,如果中國家具不從“抄襲”的定勢中擺脫出來,恐怕這種被拒的“屈辱”還會不斷發生。
媒體7月17日從國家建筑工程材料質量監督中心獲悉,被抽檢的“卡布麗緹”床頭柜頭層面板經檢測,是密度板加三聚氰胺,當中抽屜的背面是多層板貼三聚氰胺脂,而其他面白材料均為一種樹脂。市工商局12315熱線已接到35件有關達芬奇家具的投訴和咨詢,還有一位消費者向市消保委家具辦投訴,稱所買的“達芬奇四件套”涉嫌甲醛超標。由于目前達芬奇的質量檢測結果尚未出爐,市工商局已對消費者的申投訴予以先行登記。截至記者發稿,達芬奇未對這些投訴和咨詢給出任何實際的解決方案。
上一篇: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成為北京首例非法占地案件
下一篇:達芬奇家具海關一游 引發家具市場假洋品牌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