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管東安化工廠的興安公司屬下的物業公司經理常志有說,由于職工生活區屬于企業非經營性資產,不屬于破產接受范圍,所以在資產清算過程中,職工房屋資產交接始終沒有進行,直到2006年居民陸續反映要求確認產權比例,才發現東安化工廠的房產交接資料不健全,但早已無處追補。
專家建議盡快補差
經歷了與太原市房地局的數次交鋒,雖然勉強接受了彼時廠方對政策解釋不力致使真相姍姍來遲的現實,但積極支持房改的王承榮等人仍耿耿于讓其補足差額及利息,“公司貽誤是主因,應將1998年至今的利息免去。”
這被閻繼萍視為王承榮等人的讓步,但其前提是興安公司將承諾的“遇到房屋拆遷時部分產權按照全部產權比例賠償”落在紙上,“不然口說無憑,將來領導一換,去哪兒找去?”但興安公司以“未來不可預知”為由拒絕,如何協調則成為中秋節過后閻繼萍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
承諾并非常志有憑空想象,已提上日程的房屋拆遷已經先后有3家房產商調研,根據常志有提供的產權比例情況,開發商通過成本核算確定了全部產權按照1:1.2比例賠償,71%產權按照1:1.1標準賠償,46%的產權則按照1:1的賠償標準。
閻繼萍介紹說,目前321戶中已有7戶交足補差,全太原已有2000多個單位大約70、80萬戶選擇補差換領全部產權證。
徐建榮認為,房價太便宜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曾經在房改第一階段太鋼、山西日報的公房一套才賣2000塊,有的城市甚至不到100元,企業收不回錢仍不能改善住房狀況,這不僅違背了國家、個人和單位三方合理負擔的房改意圖,也失去了改革的意義。
徐建榮提醒說,太原數十萬類似情況,若開此先例,后果不堪設想。據其粗略估算,原東安化工廠60多平米的房屋加上千分之二的月利息大約需要補交1萬多元,321戶大約需要400萬元。
“一轉手就能賣30多萬”,相對目前畸高的房價,徐建榮建議盡早補差,“現在60平米的房子要補4000元的利息,當初不過數百元。拖一個月就多交一個月的利息”。
由于年代久遠,閻繼萍只能猜測,購房時東安化工廠房改辦公室工作人員當然知道公房出售是部分產權,或許對居民解釋不到位。該物業公司經理助理李悅坦承,當時居民對自己的權益并不清楚,即使房改管理人員也不了解。
原供職于興安公司的徐建榮當時從事房改工作,也只“知道是部分產權,但比例多少,國家沒有政策,也就稀里糊涂的買了房。”對于陳德勝等居民代表堅持執行其購房前政策的要求,徐建榮認為,改革就是不斷發現問題然后修正,一個摸著石頭過河漸進的過程。而至今,事情也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我們將進一步進行跟蹤調查,展開故事背后的故事。
上一篇:公園附近建筑拆除塵埃污染致市民游園心情頓減
下一篇:深圳經適房分配發生嚴重偏差豪宅富翁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