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樓市個性化產品主導市場 差異化下求生存
發布時間:2014-01-16 來源:0352房網 編輯:王紅蘭
摘要:隨著大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房地產市場也跟著風生水起逐步進入成熟階段。放眼望去,新的發展契機應運而生:別墅、花園洋房、精裝房以及LOFT公寓等新形態的項目不斷面世 ,極大地滿足了市民多樣化需求。不得不說,大同樓市已經進入了細分時代。
樓市競爭激烈 差異化方可求生存
在過去的“黃金十年”,房地產行業經歷了由單純“蓋房子”的粗獷式發展周期,開始向精細化時代邁進。如今的
房地產市場,同質化的建筑格局已經不能滿足不同類型客群的需求,同時隨著
大同市市場供應的逐步加大,涉足房地產行業的隊伍日益壯大,樓市競爭勢必更趨激烈。據有關部門統計顯示,目前全市注冊的開發企業243家(其中一級企業2家,二級企業26家),在大同市市場上運營項目的有近80家企業,國內房地產標桿企業有4家,其它知名企業6家。現已開工的商品
住宅項目達623萬平方米,2012年、2013年出讓住宅兼商業
土地2494畝,按目前常規的容積率計算可能將有373萬平米的商品住宅入市,由此可見,
商品房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
業內人士表示,如今大同市房地產漸漸趨于理性,以往粗獷式“大鍋飯”的開發模式,顯然不能滿足
購房者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市場競爭力的日益激烈,讓很多開發企業不得不轉型。大量的樓市產品如何能根據客群的需要進行細分,已經迫在眉睫。
2013年大同市樓市總體來說是一片熱鬧景象,
開發商加大了放量,新盤迭出,
價格區間從3000—10000元/平方米,從實用兩房,到改善型
住房和高端
豪宅,產品多元化組合,涵蓋多層、花園洋房、小高層、高層、疊加大戶、別墅等多種物業形態, 市場供應結構面對著不同的需求,例如高端酒店式公寓主要針對商務人群,大
戶型針對上有老下有小的改善型人群。各方面的需求不沖突,不交叉,因此呈現出樓市多元化細分的供應局面。
媒體采訪了解到,面對需求有限的市場 ,開發商們無不是使出渾身解數,推出自己最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開始細致地解構剛需市場、差異化地推盤,樓市已經邁入了多元化、差異化求生存的時代。
選擇空間巨大 個性化產品成趨勢
當下的樓市,購房者對于房屋的功能和舒適性都各有所需,剛需、改需、
學區房和高端等客群也是各占一定比例。在樓市的需求已經呈現多元化的形態下,各個項目的開發商更加注意“產品個性”,找出賣點,通過打造不同類型的產品附加值,吸引不同客群的目光。比如
財富官邸以學區房作為主打招牌;
美好新里程以“婚房”為推銷理念;千禧
御東畫卷將“海派公館理念”進行到底 ……不斷細分的市場催生了
樓盤概念的多元化,“個性產品”成為
大同樓市當下的流行風向標。沒有賣點、失去個性的樓盤顯然對客戶缺乏吸引力。
媒體在采訪中了解到,在現在的經濟條件下,大同市高收入人群的數量與日俱增,這類人群在之前忙于事業的發展,如今功成名就后,不愿屈居80、90平方米的小房子中。所以,在剛需中有剛剛起步的剛需,有以房換房的改善型,也有一步到位的實力剛需,還有
投資買房。開發商在前期產品階段研究越細,定位越精準,在后期
銷售的時候,稍微進行價格杠桿的運用就會事半功倍。正是因為開發商對市場更為精準的分析,在產品差異化上拉開了檔次。
業內人士表示,一個行業越成熟,市場細分度就越高。大同市房地產發展到今天,已經到了開始走細分化道路的時候。以前有開發商在設計產品的時候具有盲目性,不想明白房子的針對客群就開始
建設,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問題可能會被掩蓋,但現在,隨著購房者需求的不斷增加,不做定位和做細分,就不可能被市場接納。房地產市場細分時代已經來臨,盡管目前大同市房地產的細分市場還不成熟,但是在未來,這將是樓市不可回避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