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從國慶至今,大同疫情的持續與反復折磨著在同的每一個人,焦慮、不安的消極情緒肆意發泄,不自覺的鄰居,不作為的物業,還有不由人的“盲盒”菜包,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成了大家微信群里熱聊的話題。
“別人家小區物業連可樂都給送家門口啦!”
“高風險小區,物業都沒人消殺!”
“面包和牛奶憑什么不能進我們小區!”
平日里聽上去稀松平常的小事,在這個非常時期被放大和爭論,疫情之下,大家對于房子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認知,也改變了不少購房者和換房者的置業計劃。
比如說:
小區所屬的社區和街道到底靠不靠譜?
小區的物業到底是“金牌服務”還是“甩手掌柜”?
小區內外有沒有品類齊全的超市營業?
更甚的是,到底還要不要買房,要不要留在大同……
自疫情以來,線上直播賣房的活動層出不窮,AR看房等技術也與時俱進,但新房的關注度還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大降低,低迷的成交數據,會讓高杠桿模式下的房企,在資金方面承受更多的壓力。

網絡圖
2、因疫停工 交房時間延后
對于房地產來說,后半年往往是不少項目收尾交房的重要階段,由于大同冬季氣溫低,晝夜溫差大,秋季便是房企工程的沖刺節點,本次一個多月的全市靜默,讓不少預備年底交房的項目被迫延后,不得不推至來年交付。

部分項目延期交房通告
3、資金不足 買房計劃擱淺
對于大同大多數購房者來說,買房還是一項很大的支出,在當下需要應急避險,保存經濟實力的時候,負債買房明顯不是一個明智的確定。
不過在這樣的情況下,房地產行業也許還會面臨以下3大機遇:
1、重振旗鼓 房企花式優惠
不論是回籠資金也好,振興市場也罷,行業的復蘇初期往往有著不小的優惠,對于部分換房群體,尤其是在本次靜默居住于老舊小區的朋友來說,盡快出手舊房,購置一個環境更好,服務更為優質的新房也不失為一個好機會。
自多點陸續解封后,大同方面公示了關于住房公積金、商貸等貸款逾期處理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分貸款的負擔,更有央行在2022年11月11日發布的救市16條措施,利好房企,惠于大眾,相信在政策的扶持下,大同樓市會逐漸回暖,為城市經濟貢獻力量。

(詳情點擊跳轉↓↓↓)
【政策】重磅利好!央行發布救市16條 對大同購房者有什么影響?
3、全面復盤 隱性服務強化
大同這次的靜默歷程,有人夸贊物業良心,免費上門派發物資,有人譴責物業無為,集結反抗,高喊“換物業”。不論是普通人還是房企,相信在本次經歷中都認識到了社區與物業的重要性。

在未來新房的選擇中,物業的服務好壞也將變成購房者考慮的因素之一,進行深刻的總結復盤,強化物業的管理和服務,會成為樓盤自我提質的新重點。
疫情會沖擊大同樓市,但不會摧毀大同樓市,在避險自保的情況下,是否選擇購房,或是風險,也或是機遇,愿我們深愛的大同盡快迎來疫后陽光,一掃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