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御東博物館新館建設文化背景及工程現狀
發布時間:2014-02-11 來源:0352房網 編輯:王紅蘭
摘要:御東五大場館建設一方面為大同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新的文化元素,另外一方面也更好的積淀傳統文明。那么,作為最富有歷史內涵的博物館,其建設之初涵蓋了怎樣的文化背景?如今的博物館工程現狀如何?接下來為您一一陳述。
博物館效果圖
博物館俯瞰效果圖
御東博物館建設文化背景:
(一)歷史文化的匯集
大同文化位于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交界處,因此大同的文化也具有二者交融的特點。其中既有“漢化了的胡文化”,又有“胡化了的漢文化”,是中國“胡漢文化交融”的典型文化區域,它的積淀甚深,在出土的大量文物甚至現存的大量古跡中,都有深刻的反映。該館在設計中力圖通過對具有升騰動勢的異型建筑空間的典型刻畫,對兩種文化的沖突與碰撞能有更深層次的思考與表達。
(二)自然地貌的啟示
大同火山群,是我國華北地區著名的火山群。從空中俯瞰這些火山群,螺旋型的地表結構,與四周旋轉發散開的地脈溝塹,形成壯觀的景象,宛如一條條巨龍沉睡在大地之上很有特點。通過對地形結構的抽象與旋轉形成本館獨特的形態與空間布局方式。
大同火山群面貌
(三)龍文化的承襲
大同有悠久的龍文化傳統,素有“龍壁之城”的美稱,至今還存有各種類型做工精美的龍壁,本建筑形態的盤旋圍合也體現著大同龍文化的文化情結。
九龍壁局部
(四)石窟空間的演化
大同的云岡石窟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公元6世紀中國的佛教石窟藝術,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杰作。本館將洞窟空間的形成方式引入建筑內部空間的設計中,結合建筑外部形態特點,形成有特點的展廳與公共空間的設計方法。
博物館整體外貌
博物館北側
博物館南側
博物館東側
博物館東側近觀
項目綜述:新建的
大同市博物館御東新館,建設地址在御東新區的文化中心,正北為市政府,正西為大同大學,正東為大劇院,正南為美術館。地勢平坦,
交通便利。
本館占地面積108349.78平米,總建筑面積為31993平米。其中:地上三層建筑面積20809平米,有辦公夾層二層。地上一層建筑是公共服務部分、辦公部分、多功能廳部分、展廳部分。二層建筑分兩部分:一是展廳部分,有北魏王朝展廳、遼金陪都展廳;而是公共服務部分,有休息廳及休息平臺(二層連橋)。三層建筑分兩部分:一是展廳部分,有
專題展廳(銅佛造像、瓷器展、歷代錢幣展、館藏字畫展);二是公共服務區部分,有觀景平臺、休息廳及休息平臺(三層連橋)。地下一層建筑面積11184平米,主要為配套工程。主要功能為庫房及庫前區、公共服務區、設備區、地下車庫區。公共服務區包括活動區、多媒體室、圖書資料室、4D影院、公共餐廳及廚房、管理、服務。
博物館玻璃幕墻
博物館外掛石材
博物館坡道
博物館地下部分外觀
博物館通往地下螺旋樓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