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迎賓街晨光路口過街天橋近日把“腳”伸到了非機動車道上,并且表示: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從“我”底下“擠”過來。
2016年建設10座過街天橋,是政府為人民群眾辦的十二件實事之一。這本來應該是老百姓拍手稱贊的一件好事兒,但最近正在建設中的迎賓街晨光路口天橋卻引起了熱議。
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兒呢?下面,和小編一探究竟。

迎賓街晨光路口過街天橋樓梯
原來,都是因為迎賓街晨光路口的過街天橋的樓梯修在了非機動車車道中間。這可害苦了來來往往過路的非機動車輛,迎賓街被過街天橋這尊“大佛”占了一半,以后出行就只能靠“擠”了。
那又為什么會修在路中央呢?
據小編了解到,迎賓街街邊商鋪與綠化帶之間的路不寬,為了不影響商鋪日常營業。上下天橋的樓梯只能屈尊安置在了非機動車道中間。
網友紛紛表示:這和說好的不一樣!

對于這一工程,網友眾說紛紜:
有網友認為不能為了建天橋這樣的小工程,重新修一條路。

網友評論
還有一些網友嘲諷的。

嘲諷型
也有給工程建設支招,建議把橋右轉后向東延伸,在友誼北街口落梯。當然,更有網友吐槽:和御河西路1號橋相比,迎賓街晨光路口過街天橋簡直像是充話費送的。
其實也不怪一眾網友吐槽,實在是槽點太多,讓人不吐不快啊。小伙伴們回過頭看看過街天橋的“大哥”——御河西路1號橋。這高大上的氣勢,簡直不能比。

御河西路1號橋
過街天橋本應是為了保障行人安全,緩解交通壓力而修建的。在建設過程上應該因地制宜,充分考慮了臨近的各條道路的交通情況,不能為了建設天橋,影響了居民的交通出行。況且,這種的修建方式,不僅影響整體美觀,對本就不寬松的交通帶來更大的壓力;而且也沒有很好的保障行人的安全。這樣的過街天橋,實在讓人愛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