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摘要:臨近年底,今年全市“兩會”期間票決確定的2021年市政府10項民生實事項目落實得如何?年底“大考”成為老百姓關注的焦點,下面就為大家帶來10項民生實事項目最新進度!
(一)“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是一項戰略工程、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完成“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全民技能提升4萬人是2021年市政府10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
今年5月起,大同市開展了2021年“人人持證、技能社會”職業技能培訓。截至6月底,全市共計培訓41883人,提前超額完成任務。

實景圖
培訓對象主要面向兩類人員,一類是未就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另一類是企業在崗職工。截至6月底,全市共計完成普惠制培訓20901人,企業職工培訓20982人,提前超額完成任務。此外,參訓人員中,已有11440人取得初(中、高)級工專項能力、特種作業操作等各類技能證書。
(二)為表達對城市美容師的尊敬與感激之情,2021年,大同市將設立100處環衛休息室作為市政府10項民生實事之一。
新建的環衛工休息室有82處已完工,其余18處有的正在建設,有的正在選址,整體建設工程正在加緊實施。截至目前云岡區、新榮區、陽高縣、天鎮縣、廣靈縣新建的環衛工休息室已經完工并投入使用。云州區已開工建設5處,渾源縣已建成6處,靈丘縣已建成8處,左云縣已建成8處。

實景圖
(三)為了緩解市民停車難的問題,大同市把施劃臨時停車位7000個,作為2021年10項民生實事項目之一。
到目前新施劃好的7000多個停車位已全部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大同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在大慶路、南環西路、興和路、天泰街等道路和各縣區施劃了7000余個停車位,緩解群眾停車難。今后交警部門還將對各條道路進行調研,繼續挖掘停車資源,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加良好的停車環境。

實景圖
(四)在今年全市兩會上,市區內新建整治20條街巷是人大代表票決產生的民生實事項目之一。
截至目前,新建整治20條街巷已基本完工,剩余部分掃尾工程明年開春后完成。大同市住建局新建、改造10條街巷工程,分別為:
興云華庭北側規劃路
云山街南一路
興云華庭西側路二期
新尊府北側路
通和路南一路
同興街西一路
太寧觀街
萬字街
廣府角

實景圖
云岡區牽頭新建、改造10條街巷工程全部完工,其中城市道路4條、農村道路6條。由云岡區住建局負責新建采煤沉陷安置區的配套道路4條,月底前完成路燈安裝。云岡區交通局承擔高店村、太善村、謝店村、馬辛莊村、下窩寨村—塔里線、小營村—S205等6條農村公路改造工程,已于10月中旬具備通車條件。
(五)為加快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推動大同市教育高質量發展,2021年,我市將建設10所數字化校園示范校作為市政府10項民生實事之一。
今年3月以來,我市各級政府、教育部門積極籌措資金,建成了11所數字化校園示范校,提前超額完成了今年建設10所數字化校園示范校的民生實事任務。
2020年,我市投資669萬元,為大同二中、大同三中、北師大大同附中、市實驗小學、平城區45小等5所學校校園網絡提質增速,配備了網絡安全設備、遠程同步互動教室、創客教室,建設了教育大數據平臺。今年初,省級專家組通過在線視頻方式進行線上詢導,從五個方面開展評估,最終確定大同三中、北師大大同附中、平城區45小為“省級數字化校園建設示范校”,市實驗小學、大同二中為“省級數字化校園重點培育校”。

實景圖
今年,我市繼續加大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強數字化校園示范校建設,共計投入資金3147.49萬元,建成了
市實驗中學
平城區平城中學
云岡區平泉中學
新榮區第二中學
云州區城鎮第三小學
陽高縣培仁學校
天鎮縣第一小學
渾源縣凱德世家小學
靈丘縣第一中學
廣靈縣第一小學
左云縣東南小學
等11所數字化校園示范校,目前硬件建設全部完工,相關手續辦理本月底完成。其中,市實驗中學將人工智能系列課程成功引入我市,建成了全省中小學校首個人工智能實驗室。
(六)為切實解決“入園難”“入園貴”,2021年,大同市將建設30所普惠性幼兒園列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實事之一。
從大同市教育局獲悉,今年以來,大同市各級政府積極籌措資金,共投入4500余萬元,完成了32所普惠性幼兒園建設,其中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5所、認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17所,超計劃2所。今年新改擴建的15所公辦幼兒園主要分布在平城、云岡、云州、靈丘4個縣區。

實景圖
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由2016年的43.73%提升到了2020年的61.28%,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由2017年的80%提升到了2020年的95.13%,居全省首位。今年建設30所普惠性幼兒園的民生實事任務再次提前超額完成,跑出了大同學前教育的“加速度”。
(七)得益于大同市2021年10大民生實事項目的其中一項,對5條易堵路段20個崗區實施精細化管理。目前,20個崗區的精細化管理改造已全部完成,緩堵保暢初現成效。
采取“一路一策、一崗一策、一口一策”的方式制定了施工方案。針對流量大、擁堵程度嚴重、交通秩序較亂的消防崗、三醫崗、政府崗、迎賓崗四個重點崗區采取清除綠化拓展車道、縮小路緣半徑渠化專用車道、設置行人等待區縮短行人過街時間、設置可變車道或潮汐車道、偏移中心護欄合理規劃車道用途等方式進行渠化。

實景圖
對浩海崗、新健康崗、一中崗等其余16個崗區采取施劃標線、信號配時改造。交警支隊還安裝了32套行人抓拍一體燈、17套條形待轉屏、17套雷達、157套流量檢測器、110臺信號機等管理設備。
(八)井蓋響動易造成噪音擾民,井蓋破損、沉陷影響安全通行,今年大同市將實施2000處城市道路井位收水口病害整治列入了民生實事之一。
截至11月下旬共完成2019處井位收水口病害整治,并完成了2019處道路井位(收水口)病害維修整治。

實景圖
(九)我市對基礎設施相對較差的500個村莊實施環境提質升級列入今年十項民生實事之一。
截至11月30日包括紅山村在內的500個村莊,均完成了環境提質升級工程,截至11月30日,500個完成環境提質升級工程的村莊中,新建、擴建道路的村莊116個,硬化道路135.557公里,路燈亮化村莊93個,安裝太陽能路燈4074盞,綠化村莊265個,新建文化廣場村莊54個,新建活動中心村莊21個,新建公共浴室村莊4個,建立健全村莊保潔機制村341個,新(改、擴)建污水管網村莊15個,鋪設污水管網28.68公里,完成戶廁改造6607座,新建公廁7座。

實景圖
(十)我市將100處城市便道、盲道破損修復工程列入10項民生實事之一。
我市不少路段人行道的便道磚,經過長年累月的自然侵蝕、個別人為破壞以及車輛碾壓等,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破碎現象,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為消除便道“病害”,今年。目前已修復106處,超額完成任務。大同市城市管理局呼吁廣大市民共同愛護市政設施,嚴禁小汽車及貨車等大型車輛駛入或停放在人行道上,避免造成破損。

實景圖
理想大同正在逐步成型落地,書寫著大同新時代的新篇章,相信大同一定能在未來發展的征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大同的未來定將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