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野结衣办公室33分钟,高h视频在线,国产乱视频在线观看,一个人看的www网站,久久97精品

手機看文章

您的位置: 0352房網 > 城建規劃 > 三大產業基地!大同市御東新區迎來新規劃(下)

三大產業基地!大同市御東新區迎來新規劃(下)

發布時間:2021-12-20  來源:0352房網  編輯:劉哲

摘要: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最新公告,大同市御東經開區迎來了新的規劃,將建設裝備制造、智慧紡織、高新產業三大基地及湖東片區,詳情如下:


《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高新產業基地批前公示


       2017年,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支持山西省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國發[2017]42號),明確提出要統籌推進開發區創新發展,優化開發區土地利用政策,適應產業轉型升級需要,適當增加生產性服務業、公共配套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用地供給,探索適合開發區特點的土地資源開發利用方式。經開區是高鐵樞紐衍生功能的最佳發展區,極具便捷的交通區位;在京津冀新一輪功能重組中,將是未來京津冀協同發展下的重要增長極;同時經開區穩步提升,產業進入升級新階段。


       在此背景下,大同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開發區分局組織編制了《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現已完成高新產業基地規劃草案,擬于近期履行法定報批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山西省城鄉規劃條例》和《大同市城鄉規劃條例》的規定,現將《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高新產業基地片區草案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1年12月15日至2022年1月13日,共計30日(有效反饋意見時間為公示期間)。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積極參與,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聯系電話:0352-6116998。


       一、規劃范圍


       高新產業基地是經開區五大產業基地之一,規劃面積為379.03公頃。規劃范圍東至同渾公路,南抵桑干河,西為御河東路,北鄰通航產業園區。


       二、功能定位與規模


       1、功能定位

       傳統產業升級示范區

       2、發展規模

       規劃總用地面積為379.03公頃,其中城鎮建設用地為372.85公頃。


       三、空間布局方案


       1、空間結構

       規劃形成“一核一點、兩軸三區”的空間結構。

       一核:商務服務核,為高新產業基地提供多種服務功能,包括商務辦公、會議展覽、社會服務(金融、信息、科技貿易)等,位于高新產業基地的中心位置,便于生產企業與之進行業務聯系。

       一點:高新產業基地的生活服務節點,位于高新產業園區北側,匯集了高新產業高端人才、科創人員、產業工人的集中生活配套設施,滿足產業園區相關人群的生活需求。

       兩軸:產業發展軸、休閑生態軸。產業發展軸是貫穿高新產業基地的東西向軸線,集合高新產業相關企業,是未來高新產業發展的支撐軸;休閑生態軸依托用地內部由北向南穿過的桑干河支流生態資源,打造基地內主要的景觀軸,塑造環境優美、綠色生態的休閑空間。

       三區:高新產業園區、配套生活區、污水處理廠區。高新產業園區重點發展保健用品、營養食品、醫藥制造、醫療器械等產業,培育大數據儲存與應用、技術研發等產業;配套生活區為高新產業基地的配套生活區,包括居住區以及公共設施等,為高新產業的發展提供保障;污水處理廠區為御東污水處理廠。


       2、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

       規劃居住用地總面積9.33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面積的2.50%。位于高新產業園區的配套生活區內,滿足高新產業基地相關工作人員的居住需求。處于基地內最小風上風向,避免工業生產造成的污染。


       (2)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

       規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總面積3.96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1.06%。其中,規劃機關團體用地面積為1.05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0.28%;規劃文化設施用地的面積為0.64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0.17%;規劃教育用地規模為1.62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面積的0.43%;規劃體育用地面積為0.65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0.17%;


       (3)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


       規劃設置一處商務服務核,位于高新產業基地的中心位置,設置與高新產業相關的商業、辦公、會議展覽和公共娛樂等公共設施,承擔規劃區的商務商業服務中心的功能。 


       規劃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的面積為6.50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1.74%。其中商業用地面積為3.28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0.88%;商務金融用地共3.21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0.86%;加油加氣站用地面積0.3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0.08%。


       (4)工業用地


       規劃工業用地面積為257.21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68.98%。其中一類工業用地面積為104.24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27.96%;二類工業用地面積為152.98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41.03%。


       (5)綠地與廣場用地


       規劃綠地與廣場用地面積為22.32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5.99%。其中包括公園綠地8.67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2.33%;防護綠地13.65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3.66%。


       3、道路交通系統規劃


       規劃道路與交通設施總面積44.33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面積比例為11.89%。其中城鎮道路用地為43.46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比例為11.66%。


       快速路:規劃緯三路、經十一路延伸至高新產業基地。規劃緯三路為40米斷面,與規劃區北部東西向貫穿;規劃經十一路為50米斷面,于規劃區南北向貫穿。緯三路、經十一路為高新產業基地與中心城區的主要聯系通道,同時與同渾公路和御河東路等城市快速路相交,便于與區域資源相聯系。經十一路在與同源公路交匯處的南部開始由主干路變為快速路,成為規劃區主要的對外聯系道路。


       為加強規劃區與中心城區、規劃區內部的交通聯系,規劃形成“兩橫三縱”的主干路網體系和“六橫三縱”次干路網體系,在此基礎上,通過支路對規劃道路骨架進行有效補充,保證開發區道路系統的安全和通暢。

同時結合主干道的非機動車道設置“三橫三縱”的自行車慢行系統;結合部分次干路和支路的人行道設置“三橫兩縱”的步行系統。


       4、綠地系統規劃


       根據規劃區周邊的山水格局以及內部資源現狀,充分利用自然景觀優勢,疏通現狀河道水系,串聯綠色系統,以公園綠地、防護綠地為綠化系統骨架,串聯起各綠化節點,形成“一帶一核一點多軸”連續、貫通的綠化體系。


       四、建設開發控制:


       高新產業基地建設開發控制指標主要是根據《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國土資發〔2008〕24號]、《大同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4)及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要求確定。


       (1)開發強度


       工業用地容積率下限控制,在1.0以上,其他用地均為上限控制。

       居住建筑開發以多層Ⅰ、多層Ⅱ為主,低層為輔,體現多樣性。建筑容積率控制在1.7以下。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以多層建筑為主, 高層、低層為輔。機關團體用地容積率在1.8以下;文化用地容積率在1.8以下;教育用地建筑容積率控制在0.8以下;體育用地在1.8以下。 

       商業用地建筑容積率控制在3.0-4.0之間;商務用地控制在3.5以下。


       (2)建筑密度(工業用地建筑密度應以建筑系數核算)


       工業用地建筑系數為下限控制,在45%以上,其他用地均為上限控制。

       居住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28%以內。

       機關團體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5%以內,文化用地控制在35%以內;教育用地控制在30%以內;體育用地控制在30%以內。

       商業服務業用地建筑密度不超過40%,公用設施用地建筑密度上限控制在30-35%,交通運輸用地建筑密度不超過25%。


       (3)綠地率


       工業用地綠地率為上限控制,在20%以下;其他用地均為下限控制。居住用地綠地率低限控制在35%;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綠地率低限控制在35%;商業服務業用綠地率地低限控制在20—35%,公用設施用綠地率地低限控制在20%,交通運輸用地綠地率低限控制在35-40%。


       (4)建筑后退紅線


       退紅線:建筑高度小于24米(含)時,退道路紅線最小距離為10米;建筑高度大于24米部分退道路紅線最小距離為20米。

       退綠線:不含商業功能的退城市綠線最小距離為6米;含商業功能的退城市綠線最小距離為12米。

       其他退界參照《大同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4)執行。


       (5)機動車出入口控制


       地塊機動車出入口不宜設在城市快速路或城市主干路上,開設在主干路上的機動車出入口,距離交叉口不應小于70米,次干路上設口距離交叉口不應小于50米,支路上設口距離交叉口不應小于30米,機動車停車場出入口不應設在城市主干路一側,并應遠離道路交叉口。


       (6)建筑高度與天際線


       55m以下:重要商業服務業用地、核心建筑。

       45m以下:商業服務業用地、次核心建筑。

       36m以下:居住區、城市核心區與工業區過渡地帶。

       24m以下:工業用地(辦公標志建筑不超過36m)、文化用地、中小學用地、體育用地。

       12m以下:公用設施用地、交通場站用地。


       (8)海綿城市管控指標


       居住用地:下沉式綠地率35%—40%,透水鋪裝率40%—45%,綠色屋頂率5%—8%。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下沉式綠地率35%—40%,透水鋪裝率40%—50%,綠色屋頂率5%—8%。

       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下沉式綠地率35%—40%,透水鋪裝率40%—45%,綠色屋頂率8%—10%。

       工業用地:下沉式綠地率30%—35%,透水鋪裝率30%—40%。

       交通設施用地:下沉式綠地率30%—35%,透水鋪裝率30%—40%。

       公用設施用地:下沉式綠地率30%—35%,透水鋪裝率30%—40%。

       綠地:下沉式綠地率50%—60%,透水鋪裝率40%—60%。


       五、公示圖紙



《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湖東片區批前公示


       2017年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支持山西省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國發[2017]42號),明確提出要統籌推進開發區創新發展,根據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和省內不同地區經濟發展需要,支持山西省深化轉型發展。2019年6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提升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意見》(國發〔2019〕11號),提出以國家級經開區為核心,促進供給側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激活對外經濟活力!洞笸谐擎傮w系規劃》將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推動大同綜改轉型的主戰場之一,要求轉變發展模式,重點發展商務金融、文化創意、信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湖東片區是大同走向創新開放、動能升級的主要戰場;是兼具高鐵樞紐輻射與濱湖生態活力優勢;是御東新區創新發展的潛力地;也是大同經開區穩步提升,產業進入升級新階段的關鍵引擎。


       在此背景下,大同市規劃與自然資源局開發區分局組織編制了《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現已完成湖東片區規劃草案,擬于近期履行法定報批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山西省城鄉規劃條例》和《大同市城鄉規劃條例》的規定,現將《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起步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湖東片區草案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1年12月15日至2022年1月13日,共計30日(有效反饋意見時間為公示期間)。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積極參與,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聯系電話:0352-6116998。


       一、規劃范圍


       湖東片區是經開區統籌區規劃結構中的“一核心”(機場走廊區,即城市功能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湖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依據《大同經濟技術開發區(擴區)總體規劃》(2018-2035)和經開區發展實際需要確定規劃范圍,為保證地塊完整性,結合城市總規路網中心線對規劃范圍進行調整,調整后的總面積為722.11公頃,其四至范圍為:西至柳鶯路,東至大準鐵路東側綠化帶,南至開源街北側規劃路,北至黨校北側規劃路。


       二、功能定位與規模


       1、功能定位

       晉冀蒙交匯區科創與生產服務的新引擎

       高質量發展的國際合作園區

       文瀛湖畔休閑水岸和美好生活示范區

       2、發展規模

       規劃總用地面積為722.11公頃,其中城鎮建設用地為689.11公頃。


       三、空間布局方案


       1、空間結構

       規劃形成“雙核三軸引領,五區多點聯動” 的空間結構。

       雙核:科創金融服務核、濱湖休閑服務核?苿摻鹑诜⻊蘸藚R集金融、酒店、商務、總部基地等多重功能,是未來科技創新的核心地區,也是湖東片區天際線核心區;濱湖休閑服務核匯集濱湖休閑、商業娛樂、特色餐飲、酒店等多重功能,是未來濱湖休閑核心地區。

       三軸:生態宜居生活軸、科技創新活力軸、智慧人文發展軸。生態宜居生活軸增設相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和科創人員交流場所;科技創新活力強化公共服務、金融服務;智慧人文發展軸匯集人文設施、多元創新主體和科技創新企業,是科技孵化、高端產業發展的支撐軸。

       五區:北部智慧全齡社區、南部綠色創新社區、國際高新產業合作園區、雙創孵化園區、電商物流園區。北部智慧全齡社區結合北部棚戶區安置,打造配套設施齊全的宜居片區;南部綠色創新社區結合國際社區的打造,形成環境優良、設施齊備的高標準住宅片區;國際高新產業合作園區以研發、培訓、展示、創新、汽車貿易等為主體,形成重要國際化科創研發集群和產業合作園區;雙創孵化園區聚集中小企業,并提供新型創業園區;電商物流園區提供倉儲+配送+系統一站式電商倉配服務。

       多點:三個片區級服務節點及多個社區級服務節點,滿足不同生活圈的交往、服務功能。


       2、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

       規劃居住用地總面積174.75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25.36%。


       (2)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規劃機關團體用地面積為3.62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0.53%;規劃文化用地面積為5.29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0.77%;規劃教育用地面積為5.68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0.82%;規劃科研用地的面積為20.92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3.04%;規劃體育用地面積為3.91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0.57%;規劃醫療衛生用地面積為6.38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0.93%;規劃社會福利用地面積為4.14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0.6%。


       (3)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

       規劃商業服務業用地面積為77.84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11.3%。其中商業用地共71.46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10.37%;商務金融用地共3.30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0.48%;娛樂康體用地共1.74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0.25%。


       (4)工業用地

       規劃一類工業用地面積為52.67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7.64%。


       (5)倉儲用地


       規劃一類物流倉儲用地面積為24.96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3.62%。


       公用設施用地


       規劃公用設施用地面積為5.25,占城鎮建設用地的比例為0.76%。


       (6)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


       規劃綠地與開敞空間用地面積為97公頃,占城市建設用地的14.08%。其中包括公園綠地36.05公頃、防護綠地60.95公頃。


       3、道路交通系統規劃

       

       規劃道路與交通設施總面積174.8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比例為25.37%。


       為加強規劃區與中心城區、規劃區內部的交通聯系,規劃形成“五橫四縱”的主干路網體系和“三橫五縱”次干路網體系,在此基礎上,通過支路對規劃道路骨架進行有效補充,保證開發區道路系統的安全和通暢。

同時依托綠地系統形成自行車綠道環和步行系統,與用地形成便捷聯系,建設宜人的慢行空間,規劃形成“四橫五縱”的自行車慢行系統和“四橫四縱”的步行綠道系統。


       4、景觀系統規劃


       湖東片區未來應打造“湖綠映城、時代風尚”的魅力景觀,構建“一環三軸、六區雙核多節點”的城市景觀系統。


       5、綠地系統規劃


       規劃依托大的山水格局,引湖景入園區,并有效串聯區內綠化,形成“七園一門戶,雙井字嵌套”的網絡化、系統化的綠地系統。


       四、建設開發控制


       湖東片區建設開發控制指標主要是根據《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國土資發〔2008〕24號]、《大同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4)及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要求確定。


       (1)開發強度


       工業用地、倉儲用地容積率下限控制,在1.0以上,其他用地均為上限控制。

       居住建筑開發以多層Ⅱ、高層Ⅰ為主,低層為輔,體現多樣性。建筑容積率控制在2.5以內。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以多層建筑為主,高層、低層為輔。行政辦公用地容積率在1.8之間;文化用地容積率在1.8以下;科研用地建筑容積率控制在1.5以下;體育用地在1.8以下;醫療衛生用地在2.5以下。 

       商業用地建筑容積率控制在2.0-6.0之間;商務金融用地控制在5.0以下;公用設施營業網點用地容積率控制在0.5以下。


       (2)建筑密度(工業用地建筑密度應以建筑系數核算)


       工業用地、倉儲用地建筑系數為下限控制,在45%以上,其他用地均為上限控制。

       居住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0%以內。

       機關團體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5%以內,文化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5%以內;教育用地和科研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0%以內;體育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0%以內;醫療衛生用地建筑密度控制在30%以內。

       商業服務業用地建筑密度不超過50%,市政設施用地和交通設施用地建筑密度不超過25%。


       (3)綠地率


       工業用地綠地率為上限控制,為20%;其他用地均為下限控制。居住用地綠地率低限控制在35%;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低限控制在35%;商業服務業設施低限控制在20%,市政設施用地和交通設施用地低限控制在30-40%。


       (4)建筑后退紅線


       退紅線:建筑高度小于24米(含)時,退道路紅線最小距離為10米;建筑高度大于24米部分退道路紅線最小距離為20米。

       退綠線:不含商業功能的退城市綠線最小距離為6米;含商業功能的退城市綠線最小距離為12米。

       其他退界參照《大同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2014)執行。


       (5)機動車出入口控制


       地塊機動車出入口不宜設在城市快速路或城市主干路上,開設在主干路上的機動車出入口,距離交叉口不應小于70米,次干路上設口距離交叉口不應小于50米,支路上設口距離交叉口不應小于30米,機動車停車場出入口不應設在城市主干路一側,并應遠離道路交叉口。


       (6)建筑高度與天際線


       100m以下:公共服務核的制高點,標志性公共建筑(氣象局不搬遷則按45-50米來控);60m以下:南部居住建筑,次高點;

       45m以下:北部居住建筑及一般公共建筑;

       36m以下:工業倉儲設施、學校建筑;

       24m以下:濱湖公共建筑;

       12m以下:公用設施及現狀低層建筑。


       (7)海綿城市管控指標


       居住用地:下沉式綠地率35%—40%,透水鋪裝率40%—45%,綠色屋頂率5%—8%。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下沉式綠地率35%—40%,透水鋪裝率40%—50%,綠色屋頂率5%—8%。

       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下沉式綠地率35%—40%,透水鋪裝率40%—45%,綠色屋頂率8%—10%。

       交通設施用地:下沉式綠地率30%—35%,透水鋪裝率30%—40%。

       公用設施用地:下沉式綠地率30%—35%,透水鋪裝率30%—40%。

       綠地:下沉式綠地率50%—60%,透水鋪裝率40%—60%。


       五、公示圖紙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大同市御東經開區的最新規劃內容,期待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各項規劃都能夠順利落地,為御東乃至整個大同,帶來新的機遇和發展!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網友參與評論
 
條評論
表情
點擊加載更多
更多>>熱門樓盤
  • 樓盤
  • 區域
  • 均價

手機微信掃描,安全登錄


使用幫助 重新加載
Copyright © 2010-2019 0352fang.com. Powered by 0352房網 大同市觸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熱線:0352-7915556   業務合作:0352-7915557   客服QQ:43201601   E-mail:fang@0352fang.com   晉ICP備13007642號-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