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原有房企已開始調整投資戰略、盯緊文化市場的房地產企業,這無疑顯示出在房地產調控大潮下房地產企業的多元投資趨向,文化產業或將成為新的投資聚集點?梢,除了一味的降價,開發商還需在危機公關、營銷策略和企業轉型等個方面做足很多功課方能度過難關。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樣的情況永遠存在于各種各樣的場景中,對立著,對于買房這回事也同樣如此。房價高的時候,購房者心里還比較坦然,手里的積蓄在瘋漲的房價面前無能為力。如今,樓市低迷了,房價下跌了,購房者也猶豫了,面對每況愈下的房價,何時是個底,成了大家心中的謎團。
【深思熟慮】剛需不觀望 投資風險需要自負
史上最有名的飯局——鴻門宴,設宴的人心懷鬼胎,赴宴的人忐忑不安。正如當下的樓市,雖未見腥風血雨,卻早已暗流涌動,開發商、購房者、投資客、中介、銀行甚至是國家的各種調控手段,每走一步都要經過深思熟慮。“住有所居”這樣一個溫馨的詞眼如今卻成了人們心中難以言語的痛。
從偷偷摸摸到明目張膽,從郊區到中心城區,從個別樓盤到整個區域……不得不承認,在太原多個片區,已經出現開發商明降房價。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小店區的錦都苑價鐵破5000元降至4900元,其次,杏花嶺在售的太原富力城二期云棲谷,推出均價7300元的精裝房源,這個價格相比去年上半年也出現了明顯降幅。
那么降價之后所取得的效果如何?記者獲悉,降價幅度在20%左右的不少樓盤,的確都賣得很好。例如萬科金域國際前幾天開盤一上午幾乎一搶而空。于是,有媒體貼切形容:“不少開發商在承受‘割肉’的痛苦時,也偷偷為收獲了真金白銀而高興。”從這輪降價的規模和方式來看,開發商不再“鬧眼子”、“玩噱頭”,而是直接將起價和均價拉低。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分院總監李國政介紹,從目前情況看,只要開發商降價幅度達15%,銷售情況就會明顯好轉。“只要降到位,就有人買。”業內表示,之前還有部分開發商存有幻想,隨著明年調控繼續的宏觀政策明晰,現在只有降價才能換回市場。有開發商降了兩三百,結果收效甚微。只有真心降價,才能取得實效。
【步步為營】謹慎降價 未雨綢繆積極轉型
太原某房企向記者透露,公司已大幅下調2012年的銷售任務。負責人表示,嚴格的限購令給市場帶來了不小的影響。隨著限購政策的持續貫徹,具備購房條件的人越來越少,房企的樓盤銷售形勢將越來越嚴峻。近兩個月出現的大范圍降價潮也讓消費者觀望情緒漸濃,市場需求急劇萎縮導致不少中小型開發商陷入銷售困境,因此,公司不看好后市,與其“打腫臉充胖子”,不如實事就是,穩扎穩打,步步為營。
其實,對于不同類型的購房者來說,可謂喜憂參半。喜的購房者多半是剛需客或者尚未出手的觀望一族,如今守候多日的項目價格終于松動,不可謂不喜;憂的是多半是剛買房不久的已購房者,或者市場上的投資客,數月前剛入手的房子,市場價格已經開始縮水,怎能不憂。
雖然市場不穩定,大多數人還在觀望猶豫,依然有人掏出銀行卡在售樓部里完成一次房屋交易。他們中,既有首次置業、改善性置業等以滿足自主需求為目的的人,也有以資產升值為目的的投資者。買房的理由更多時候還是因人而異的需求。#p#副標題#e#
【風險輩出】剛需不觀望 投資風險需要自負
業內的普遍說法認為,樓市降價通常需要經歷六個階段,即觀望和僵持、局部促銷、新項目低價開盤、局部全面促銷、局部降價、全面降價。就目前而言,樓市調整還處在前期階段。而對于房價來說,主觀的意愿永遠左右不了客觀的市場。
年底有些開發商還寄希望明年初銀行有了信貸額度后,會“開閘放水”,故不會主動降房價。如果希望不幸落空,明年春節后資金鏈緊張的房企可能就會率先降價。建議大家不妨再觀望一下,就像某位網民說的“都已經從2009年等到2011年了,再等幾個月又何妨呢!”不過,必然也有部分剛需族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買房迫在眉睫。
同時,“業主維權”正在多個城市內上演的感性與理性、法律的較量之戰。無論是哪種降價,幾十年甚至一輩子的血汗錢換來的不動產轉眼間便大幅貶值,面對這種囧況,相關法律人士認為:“業主們關于降價賠償的訴求很難被法院認可。從司法程序上看,房價下跌導致經濟損失是不能得到賠償的,房地產買賣本身就是一項存有風險的商品交易,這一點業主應有所了解。”
有人戲言,樓市拐點喊了好幾年,還是沒拐成;最佳抄底時機等了好幾年,反而讓房價越等越高。所以提醒廣大市民,永遠不要寄希望于抄底。只要個人認為性價比合適,就可以下手了。總的來說,武漢房子的性價比還較合理,抗跌性也比較強。在樓市低迷的時期,多跑跑售樓處,或許就能淘到心儀的房子。
在紛紜的樓市現狀前面,購房者對太原樓市走勢抱有哪些真實的心理呢?房產研究機構表示,即使原材料、人力等成本上漲,但目前原開發商的利潤率仍能保持在30%以上,完全有降價20%以上的空間。但與一線城市動輒翻倍地漲不一樣,太原房價漲幅相對小,降幅也會相對小些。,這場如履薄冰的樓市“鴻門宴”究竟是誰是始作俑者,最后又會是誰為此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