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秦虹接受采訪
在中央一系列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作用下,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得到遏制,房價漲幅回落,部分城市房價有所下降,房地產市場總體上朝著調控預期方向發展。2012年前5個月,房地產市場延續了去年以來的回調態勢,調控成效進一步顯現。
2012海峽房地產論壇在福州成功舉辦,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秦虹女士在論壇上作了《房地產投資新趨勢》的主題演講。論壇間隙,我們有幸采訪到了秦虹女士,希望能進一步聆聽她在宏觀調控、兩岸交流、商業地產發展等方面的見解。
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秦虹接受記者采訪
記者:近期信貸政策有一些新變化,很多觀點都在猜測調控政策是否開始松動了。您怎么看待這樣的猜測?
秦主任:5月23號,國務院會議指出要穩定和嚴格落實房地產調控政策。宏觀經濟上我們要確保穩增長,但是宏觀調控是不動搖的。目前沒有任何數據表明調控政策是松動的,自調控政策實施以來,我們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房價正日漸趨于平穩,可以說調控是有成效的。因此,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調控政策還是不會放松的。
記者:從您的調研來看,您認為宏觀調控對二三線城市影響大嗎?
秦主任:全國各地區均有受到宏觀調控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長三角地區受到調控的影響最大,住房成交量和價格都得到較大幅度下調;其次是珠三角地區,再次是環渤海地區,再其次是其他地區。比如,在調控之前,溫州均價四萬的房子曾經被炒到八萬,而調控后,投機性需求受到抑制,溫州的房價就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從這個例子我們也可以看出來,房價下降幅度大的地方房價泡沫是比較大的,是有問題的。
記者:有觀點認為,房地產的健康發展和政策的調整密不可分,您怎么看待這種說法?
秦主任:房地產的健康發展和政策調整的關系是密切的,如果沒有適當的政策調整和指導,房地產市場是不可能健康發展的。因此,為了保證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必須讓住房市場回歸到自主性需求,而不能讓住房成為單純的金融投資品,這也是政策需要做的。
記者:隨著兩岸交流日益密切,房地產市場的交流也逐漸頻繁。那么,您認為臺灣在房地產發展上有哪些經驗值得大陸的交流借鑒?
秦主任:海峽兩岸在房地產經驗上,有很多值得交流的地方。大陸房地產市場才短短幾十年,在管理經驗、法律制定、民眾認識等多方面上都是不充分的。而臺灣房地產歷史較久,已經經過了幾輪起伏變化。它的商業地產分量更大些,在商業運營、投資經驗上把握更到位,對大陸房地產市場發展有指導意義。
記者:您怎么看待國內商業地產的發展?
秦主任:我國的商業地產發展存在結構性短缺、開發定位不足等缺點,很難一概而論。商業地產發展對運營能力、管理水平等專業化的要求非常高,同時投資的風險也很大,并不適合普通百姓投資。不同于住宅市場的運作單一,商業地產如果在投資區位等選擇上失誤了,即使降低租金,它也不一定賣得出去。在商業地產的投資運營方面,我們可以借鑒香港、臺灣、新加坡的一些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