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價比兔子跑得快,進城人口關在外,政府改行把地賣,開發商收錢房子自己不會蓋。”成為著名經濟學家、燕京華僑大學校長華生口中中國房地產的“四大怪”。
0352房網訊:從今年起,上海市和重慶市已經開展房產稅試點,您如何看待稅收工具的房地產調控作用?未來如何進一步推進房地產稅收工作?
華生:在需求管理上,我國的房地產稅收體系是有重大漏洞的。房地產的稅收管理基本包括三個環節,第一個是交易環節,第二個是保有環節,第三個是繼承環節。目前我國的后兩個環節基本沒有,第一個環節在很大程度上也在“放行”。
第一個方面,目前交易環節的稅收重點是流轉稅,比如將營業稅提高至 5.5% ,但這個稅負實際全部轉嫁給買房的人了,而且也誤傷了自住房為改善的出售。要打擊投資投機,最重要的是征收非自住房交易的所得稅。所有投資和投機的目的是賺錢。所得稅不太好轉嫁的原因是成本不一樣。比如一個人前年買的房子,目前漲了 50% ,另一個是原先的“房改房”,已經漲了 10 倍了。這兩套房子的所得稅是大不一樣的,就沒有辦法轉嫁了。從所得入手才能有效抑制投資投機。
現在我國基本上沒有實際征收房地產所得稅。盡管政策上規定,要按照 20% 的比例繳納房地產交易個人所得稅,但是又開了口子,可以不用這個方式去交,而是按照交易額的 1% 去交,這基本上就等于放行了。既便如此,全國普遍盛行“陰陽合同”, 執法部門熟視無睹,這樣就把交易環節的所得稅收基本逃光了。
第二個環節,保有環節的稅收剛剛開始搞試點。但上海的稅收政策僅針對新增住房,重慶包括了一些存量房,但范圍是高檔住宅,而且稅率很低。韓國的高端住宅稅率是 5% 、 7% ,而我國只是毛毛雨,而且大部分房子和它沒關系。
第三個環節,繼承也沒有稅收。國外有的國家規定,繼承房產的時候,如果子女有房子才征稅,否則免稅。這樣如果父母有房子,子女就很可能不買房了。可以看出,目前我國上述三個環節都存在問題,所以稅收制度需要大的變革。
其二,廢除土地財政是當務之急
0352房網訊:地價上漲同樣被看做是高房價的重要原因,對這個問題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