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如果在樓市沒有泡沫、土地沒有濫用、資源沒有浪費的情況下,我認為限價是比限購好的,因為市場是有供需兩方面的,兩方面要平衡發展曾是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不動產學院院長胡江的經典語錄。
在國家要求限購區域擴容后,一時間不少地方紛紛用限價代替限購,這種做法合理嗎?險資暫停進入保障房,保障房建設遭遇何種困境?北京二手房價格出現下降是否意味著房地產市場開始走向下降通道?胡江為你揭開這些熱點問題背后不一樣的緣由。
0352房網:自7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房價上漲過快的二三線城市要采取限購措施”至今,只有浙江臺州、衢州兩地出臺了限購令,而其他漲幅較快的二三線城市如廣東韶關、山東煙臺、遼寧丹東則直接推出了“限價令”。為何如此多的城市愿意限價而不愿意限購呢?
胡江:我認為限購限制了需求,也就限制了市場,它不僅僅控制了投機,也控制了生產者,把生產鏈打斷了。而限價就是開發商把價格放低,少賺點錢,但是對生產是沒有影響的。如果在樓市沒有泡沫、土地沒有濫用、資源沒有浪費的情況下,我認為限價是比限購好的,因為市場是有供需兩方面的,兩方面要平衡發展。
房地產行業是個大行業,這個行業的調控不僅涉及到行業本身還涉及到上游、下游等方方面面的行業,會有更多人的生計受到影響。質疑地方政府以限價政策取代限購政策也是不能一概而論的。
0352房網:陸陸續續的調控政策致使我國很多地方樓市成交一直在低位徘徊。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20個主要城市中,有9個城市成交量下降,庫存壓力巨大。大量的庫存會對企業造成不利影響嗎?
胡江:近年來,政府一再號召控制不合理的房價上漲,但是開發企業還是爭相搶“地王”,大興土木,形成庫存積壓是正常的,是企業對市場判斷失誤的必然現象。企業受到損失也是很正常的,誰都要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0352房網:據相關報道,監管部門在2011年剩下的時間里可能不再批準險資投資土地儲備的項目,原因是保障房土地儲備收益前景不明。那么我國的保障房建設到底存在哪些影響收益的問題呢?
胡江:保障房本來就是不賺錢,如果開發企業能賺很多錢,再加上成本,那么保障房還是保障房嗎?如果要建貨真價實的具有保障功能的房子,還要充分尊重農民的利益,那么保障房建設將需要一筆龐大的資金。而資金的主要來源就是財政收入。
如果國家不對保障房進行補貼,那么房價將是需要保障房的居民所不能承受的。當初各大開發企業蜂擁進入保障房建設領域時,各地方政府確實給了很多優惠政策。包括稅收的優惠、拿地的優惠等。但是隨著物價的上漲,勞動力成本的上漲,這些上漲的因素已經把優惠政策沖抵了。
不僅不賺錢,還需要政府大量的補貼,在這種情況下,收益無從而來,自然險資也就暫緩了進入。 我個人認為,保障房資金還是應該主要來自于政府,通過納稅人的繳稅來建設保障房。但是在建設的過程中要謹慎控制受惠面。
0352房網:謝謝胡院長帶給我們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