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隨著“金九銀十”的悄然踏來,“金九”首周,各地樓市新房成交量漲跌互現。除了北京等一線城市成交量普遍出現同比下滑外,二線城市多數成交量走勢平穩,初顯旺季“本色”。
“金九”開局 一線樓市普遍“失色”
據北京市住建委網簽數據顯示,2012年9月1—7日,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網簽量為2054套,與8月同期相比下跌了13%。
不只是北京,從“金九”開局來看,一線城市普遍成色不足。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每日成交數據顯示,9月1日到5日,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在內的一線城市新建住宅成交量為4879套,與8月的5720套相比下降了超過一成。其中,北京成交1327套,同比跌幅為25%;上海成交1463套,跌幅為22.5%;廣州成交1457套,微漲4.4%;深圳成交632套,跌幅為5.5%。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金九”首周天津新房成交量沒有實現“開門紅”的主要原因在于,開發商的促銷優惠并不實在,不少準備出手的購房者再次陷入觀望。市場成交數據也印證了新房價格的悄然上漲,9月1日至7日,天津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10555元/平方米,環比上漲6%。
雖然不少二線城市9月首周的成交量與天津一樣出現了同比下跌,但是也有南京、蘇州等城市出現上漲。從南京來看,由于9月8日大量新房源入市,認購量一路上漲至515套,與7日相比漲幅近3倍。
據南京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截至9月9日,南京樓市當周共認購商品住宅1821套,成交1378套,日均賣房260套。與前一周相比,認購量上漲了近兩成,而成交量則有小幅下降。
9月京城樓市成交料將繼續回落
據房產頻道提供的數據顯示,北京新房市場8月新增供應量僅為6086套,環比7月大幅萎縮46%。
業內人士認為,樓市新增供應量的萎縮,以及有效購房需求的不足,使得“金九”成色大打折扣,預計9月北京住宅總體成交量將繼續小幅回落。
另有某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認為,部分新房項目前期蓄客量不足,是導致開盤量萎縮的主要因素,而這也反映出當下有效購房需求的不足。胡景輝說,“上半年購房需求的集中釋放使得樓市消費的主力軍首次置業的剛性購房需求嚴重透支,造成了目前有效購房需求的不足,從而無力支撐樓市成交量持續保持高位。”
據中華工商時報7日報道,業內人士認為,樓市“金九銀十”前的降溫主要源于供應量下滑。大部分開發商認為在上半年的以價換量中,犧牲了很大的利潤,在資金緩解以后,都不同程度減緩了供應節奏。受此影響,主要城市新房庫存量從高位小幅回落,開發商的去庫存壓力也有所緩解。
日前,有媒體在報道中稱,北京商品住房庫存消化周期已經從去年9月的20個月減至目前的5個月。
對此說法,北京市房協則表示,該數據一方面沒有考慮之前已經清理了無效庫存的因素,另外以去年9月成交低位和今年8月成交高位進行推算,也使得消化周期看起來相差過于懸殊,而“商品房庫存4至8萬套屬正常”。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常清也指出,從歷史數據來看,目前的庫存波動依然處在相對平穩狀態,并未出現2008年和2009年的極冷極熱的情況,庫存并沒有出現明顯的不足,部分區域如通州仍是庫存的高壓區。不僅如此,雖然成交回暖,但是從其他一線城市看,當前庫存也都沒有達到歷史低位。
雖然前期供應量減少,但是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金九銀十”,新房市場的供應量或將迎來高峰。與此同時,面對有效購房需求不足的市場局面,“以價換量”仍將是大部分開發商首選的銷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