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中國指數研究院8月份發布的百城住宅價格指數顯示,7月份70個城市住宅平均價格環比上漲,并且價格上漲主要集中于二三線城市,漲幅前十位的均為二三線城市,依次是:聊城、蕪湖、臺州、西寧、湘潭、無錫、淮安、重慶(主城區)、烏魯木齊、洛陽,且上漲幅度均超過1%。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指出,將34個大中城市存銷比進行比較,可以發現貴陽的潛在商品房存貨去庫存化時間為三年多,排名第六,潛在供應量確實偏大。排名靠前的沈陽、長春、呼和浩特等中西部非主流省會城市去庫存化周期確實普遍偏長,卻并不意味著存在嚴重過剩。比如說貴陽大盤多,但其潛在住宅上市的節奏慢。此外,其房價漲幅也不大,2011年住宅均價只有5000元/平方米出頭,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張宏偉表示,整體上來看,二三線城市房價還是比較穩定的,而限購政策嚴格執行之后對市場外來性投資和投機性需求確實起到了抑制作用。即使部分二三線城市在限購上打政策的擦邊球,但這并不是主流趨勢。
根據中原地產上述監測數據分城市類型來看,今年1-9月,二線城市表現最為出色,成交同比增長29%;其次是一線城市,同比增長14%;三線城市表現較差,同比微增5%。這顯然意味著,二線城市在經歷了2011年的深幅調整后,2012年成交反彈非常明顯。
對此,張大偉表示,二三線樓市整體來看,目前還處在升溫的狀態中,雖然沒有達到發燒程度,但量價成交市場預期還是利好的。其中,杭州、寧波可能升溫相對較為緩慢,但各地省會城市基本已經復蘇,尤其南京等一些城市表現比較搶眼。
二三線城市樓市升溫除了與戶籍政策松動,信貸放松以及新增需求量巨大相關外,與房企紛紛進駐二三線城市圈地也是相互作用的。
據了解,在市場成交量帶動下,一線房企現金回籠到位后,紛紛出擊土地市場。近期,各大一線房企如萬科、保利、綠地、龍湖等都不約而同選擇在二三線城市圈地,甚至有部分房企在二三線城市斬獲地塊都是抄底競得。其中,濟南也是一線房企關注的重點城市。從今年濟南市土地成交來看,華懋地產、融匯地產和華潤置地這些一、二線房企首次進入濟南拿地開發,而恒大和綠地等一線房企也于今年上半年再次出手拿地。據悉,武漢和濟南均為不少一線房企看重的城市,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大型房企進駐。
張大偉表示,一線城市受限限購,二三線的需求相對就更加旺盛,開發商紛紛進駐二三線城市后,很多需求也就更積極的入市了。部分以北京為中心的房企早就開始了二三線城市布局,甚至部分房企已經靠二三線城市的項目銷售額拉升了業績。比如,遠洋地產在大連等城市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漸擴張,而北京的市場份額則在同比減縮。除此之外,首開股份在二三線城市的布局也將進入收獲季節,將對其業績貢獻較大力量。
盡管當前樓市調控嚴厲,但是不可否認,由于城市化發展所帶來的城市人口增多、購房者多為首次置業的剛性需求等因素,二三線房地產市場尚處在發展階段,潛力巨大。房地產企業也看中了這片“沃土”,加速調整戰略布局二三線城市。綠地、世貿等知名房地產公司就明確表示將向剛性自住為主的二三線城市轉移。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近日就公開表示,發展重點會從過去的一線城市轉向二三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