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現今,想在首次置業時獲得房貸利率優惠已經越來越難。盡管有部分銀行聲稱尚能有條件提供一定的利率優惠,但實際申請過程卻繁瑣而漫長,一些股份制銀行甚至暫停了房貸業務。
業內分析人士稱,房貸告別“折扣時代”已是大勢所趨,對于想圓住房夢的“剛需族”來說,面臨的真正障礙是房價能否與收入相匹配,只要房價是合理穩定的,房貸利率將不再是牽腸掛肚的問題。
優惠“可望而不可即”
“我的首套住房八五折貸款申請已經提交近5個月了,卻沒有一點動靜,按揭公司說早就把材料遞交上去了,但銀行遲遲都沒批下來。賣家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天天催,再等下去,交易恐怕就要泡湯了。”廣州市民孫女士焦急地說。
辦理按揭業務的人士稱,與孫女士有相同遭遇的購房者比比皆是。銀行對房貸業務的收緊導致房貸優惠申請難、審批慢,建議盡快以基準利率重新申請,或者嘗試轉向其他銀行。
據了解,廣州地區的一些銀行已經陸續調整房貸政策:中行開始將首套房貸利率調整至基準利率;工行首套房貸利率在政策規定的浮動范圍內確定利率浮動水平,一般不低于基準利率的0.85倍;農行首套房貸利率根據客戶情況差異化定價,最低八五折;交行、招行首套房貸利率最低八五折。
而上述銀行首套房貸款的首付比例均為30%,二套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不低于60%;二套房貸利率則暫時維持原政策,不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
然而,廣州一些中介機構和購房者反饋的信息顯示,盡管銀行聲稱對首套房貸尚有一定的優惠政策,但實際執行過程中普遍存在“挑客戶”、手續繁、審批慢的問題。這意味著,對于普通購房者來說,首套房貸的優惠實際已經“可望而不可即”。#p#副標題#e#
為何不再是“香餑餑”
曾經是商業銀行競相角逐的住房貸款市場,如今為何備受冷落?
廣證恒生證券咨詢有限公司地產行業分析師認為,“國五條”的出臺顯示中央對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會放松。目前房價仍然偏高,伴隨而來的房貸風險也隨之加大。出于風險和收益平衡的考慮,銀行對房貸采取謹慎態度,上調首套房貸利率也是情理之中。
隨著商業銀行業務多元化發展,對業務的調整空間更寬,價格方面的掌控能力更強。目前,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量大,貸款利率上浮空間大,已經形成了與住房按揭貸款的競爭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推升住房按揭貸款利率。
此外,對近期央行收緊信貸的擔憂,也使得不少銀行預先留出一定的額度,短期內不急于放貸。
房價穩定才能不“牽腸掛肚”
“其實,人們買房特別是首次置業者考慮更多的并不是房貸利率,而是房價是否合理。就像我,跑遍了整個廣州去看房,首先考慮到因素是能否承擔起首付,能否按時支付月供才是關鍵。”正準備買房結婚的廣州市民劉先生說。
業內分析人士稱,當房價與國民收入相匹配的時候,房貸業務才能再次成為銀行的一項穩定收益產品。那時,銀行自然會根據市場信號作出反應,而房貸利率也就不再是牽腸掛肚的問題了。
在銀行方面,為了防止房貸風險,要根據貸款人的真實收入情況,審慎發放貸款,將納稅證明作為收入依據,嚴格按照實際收入的一定比例發放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