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樓市供需比達到1.9∶1 市場完全由買方主導
發布時間:2014-08-11 來源:0352房網 編輯:楊曉敏
摘要:據亞豪機構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新房市場上的供應量和需求量之比達到了少有的1.9∶1,市場完全由買方主導。
新項目蓄客成難題
2013年此時,新房市場幾乎所有在售項目都在排隊搖號,每個
樓盤都不愁蓄客,即便項目還只是個大坑,即便只有幾頁
戶型圖,但仍然擋不住
買房人的熱情。如今,每個新項目入市最發愁的就是蓄客,許多項目不得不開發了許多新的促銷方式,比如微信關注后派發現金紅包,向每一位介紹買房的人回饋現金等。但據了解,這些新措施對于
成交的推動作用比較有限,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售樓處冷清的現狀。
據亞豪機構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25日,
北京樓市共新增8320套房源,而商品
住宅成交量卻僅有4299套,樓市總的供需比罕見地高達1.9∶1。這意味著,每新增兩套住宅就只有一套能賣出去,而去年很多熱銷盤的供需比都是1∶4,甚至1∶5。“每天到售樓處后,我就直接不停地打電話,不管是去年甚至前年的來訪客戶,只要在售樓處留過電話的,我都要一遍遍地打過去;但10個電話中有8個沒說兩句就直接掛斷了,另外兩個也只是打聽了一下
價格后,便表示沒有興趣。”某項目的置業顧問小劉表示,自己也沒想到,賣同樣的樓盤,價格也沒漲,但不到一年的時間市場變化這么大。售樓處除了工作人員外,前來看房的人廖廖無幾,寬敞的售樓大廳里顯得十分冷清。
8月將有32個新盤入市
繼今年7月份36個樓盤入市后,8月份北京商品住宅供應量仍在高位徘徊。據亞豪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北京共有32個樓盤計劃
開盤,其中包括中冶·德賢公館、龍湖長城源著、京投銀泰琨
御府等11個純新盤,以及首開熙悅山熹園、路勁·世界城、北京
城建·世華龍樾等21個老項目的后期。據統計,自2014年3月以來北京樓市的供應規模開始上升,到了8月份,北京已連續6個月每月開盤項目數量超過30個,而去年月度開盤項目量僅為20余個。
市場供應量的持續增加并未帶動樓市
銷售量的回暖。隨著多個
城市放松或取消
限購,對
購房者的心理預期產生了一定影響,而北京依然嚴格執行的限購
政策加大了剛需置業者的購房難度。此外,在資金壓力、自
住房供應等多方因素的沖擊下,樓市供需雙方預期轉向,
房企“讓利跑量”銷售策略漸成主流;而多數購房者在買漲不買跌心理的影響下,期待
房價進一步下跌,這種觀望心理直接導致了商品住宅成交量的繼續回落。
改善型樓盤意外成為主力
以往樓市陷入低谷時,往往是剛需盤首當其沖以價換量,但在今年,這種趨勢卻發生了變化。不少剛需項目降價也沒能刺激市場成交,相反,7月份北京中高端樓市成交量開始止跌回穩。據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北京總價達500萬元—1000萬元的改善型產品共實現成交221套,與上月相比
上漲35%,占全市總成交量的7%,市場份額也比與去年同期提升了2個百分點。
受此影響,房企營銷策略開始悄然
調整,樓市供應逐漸向中高端改善型產品偏移,成為市場供應的主力。據統計,在8月份北京計劃開盤的32個項目中,有16個中高端改善型樓盤入市,多數項目每套總價均超過500萬元,而不久前據稱開盤當天便售罄的華潤·萬橡府同樣也是每套500萬元以上的高端樓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