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保地價:北京12年來首次上調基準地價
發布時間:2014-09-04 來源:0352房網 編輯:CICI
摘要:“金九銀十”將近,北京12年來首次上調基準地價。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9月2日晚間公布的數據,8月,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1449億元,環比減少11%,同比減少40%,這已是該數據連續第四個月同比下降四成左右。
“雖然基準地價并非是最終的
成交地價。”中國
房地產學會副會長陳國強表示,基準地價是土地估價的一個參照,其調高背后也暗示著地方政府對后市的期待。
而一位受訪的大型信托公司經理說,基準地價是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出租、抵押等宗地
價格評估的基礎,基準地價的上調,有利于確保地方政府的土地
融資。
在
樓市不景氣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也不得不出手保地價。
8月28日,時隔12年,北京再度上調了基準地價,其中,一級土地級別商業平均熟地價為29980元/平方米,辦公平均熟地價為29080元/平方米,居住則為28720元/平方米,工業為11600元/平方米。新的基準地價較2002年的版本大幅調高。
“地價最終取決于
市場的供需關系和
開發商針對市場的判斷,基準地價與實際成交地價關系不大,不好的地塊,底價過高的話,開發企業會選擇退出,土地也就隨之流拍。”北京大岳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金永詳如是分析。
饑餓營銷也是穩地價的重要措施。中國指數研究院300城地價數據顯示,8月,全國300個城市共推出土地2537宗,環比減少29%,同比減少25%。在供地總量下降之時,賣地總額也僅為1449億元,環比減少11%,同比減少40%。
也正因此,300城的樓面地價保住了環比7%的
上漲勢頭,平均溢價率環比上漲2%。
其中的
一線城市最具代表性,一線城市8月共推地52宗,推出土地面積300萬平方米,環比減少16%,同比減少38%。
土地出讓金環比增加32%達到358億元,平價溢價率為23%,環比增加6%。
這讓地方政府和開發商陷入博弈,地方政府要保甚至是抬升地價,開發商則希望地方政府降地價,進而壓縮拿地成本和風險。
博弈之下,
土地市場也頻頻出現流拍,比如被稱為“準地王”的北京孫河片區宅地,因入市的“高樓面地價、高總價”終遭流拍。
掛出優質地塊是地方政府穩地市的有效路徑,以257.4億元位列8月全國土地出讓總額榜單榜首的北京為例,北京8月掛出的華嘉胡同等多個優質地塊,刷新了北京的總價、單價地王,亦讓北京8月的土地出讓金總額繼今年1月、4月之后,年內第三次超過2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