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否認房地產將迎新一輪上漲:整體仍下行
發布時間:2014-11-06 來源:0352房網 編輯:木子
摘要:在
限購政策施行三年后,2014年下半年以來,各地方政府紛紛松綁限購,目前僅剩北上廣深和三亞五個
城市仍在堅持限購政策。另外,9月30日,
央行發布
房貸新政,出臺了“認貸不認房”、“首套房
貸款最低可享受七折
利率”等政策。
在限購限貸雙雙放松的態勢下,各地的
樓市政策仍然層出不窮,近日有地方政府放寬
購房入戶條件、降低
公積金貸款門檻等政策,在
樓市政策日漸寬松的同時,也是
房地產調控去行政化的過程。
顧云昌談到,放松限購、限貸政策,就是去行政化的手段。但目前來看,在某些城市限購政策是有條件放松,限貸也是有條件放松,并沒有完全做到去行政化。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提出,要使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顧云昌談到,過去十幾年
樓市調控始終盯著
房價,認為房價的調控可以用通過行政的手段來控制。但實踐證明,用限購、限貸的辦法可能在一定階段發揮了作用,但是往往使市場的信號扭曲了,會把有效的改善型需求,甚至剛性需求也遏制住了,不利于經濟的發展。
“去行政化,發揮市場的機制以后,體現了
房地產市場的本來的面貌”,顧云昌提到,“
價格的變化也不要大驚小怪,無論什么原因導致的,都可以從市場上找原因,有利于供需關系的及時
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樓市調控運用市場手段并不是完全的去行政化,顧云昌談到,“我們更多的用市場的手段,并不是說完全取消行政的手段,在我們這個制度當中,行政的手段完全取消不了。”
雖然政府在房地產市場進行了去行政化的有效探索,顧云昌進一步指出,但完全去行政化也有相當大的難度。因為在房地產市場當中,
土地供應在政府的手里,政府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土地財政決定了政府對土地的態度。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裁判員”的角色會影響“運動員”角色的發揮,所以我們應該盡可能用市場的手段,完全實現去行政化需要有一定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