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 樓市調控政策或再放松
發布時間:2015-04-15 來源:0352房網 編輯:阿紫
摘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聽取專家學者和企業負責人的意見建議。
李克強說,在全球經濟深度
調整和我國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砥礪前行,增速等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就業基本穩定,收入同步增長,能耗強度下降。同時,新舊產業和發展動能轉換正處在接續關鍵期,積極因素和新興力量正在積聚,行業和區域走勢分化,結構調整起步較早的企業、行業和地區走勢向好,但也必須清醒看到下行壓力還在持續加大。我們要科學把脈形勢,既分析客觀因素,又要找主觀原因,既對長期向好充滿信心,也要做好應對更大困難和挑戰的準備。尤其要更加注重培育新生力量,抓住和用好發展的新機遇,奮力開創工作新局面。
李克強指出,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保持定力,靈活施策,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加大定向調控力度,針對新情況新問題,用好多種
政策工具,守住穩增長保就業增效益的基本盤。
李克強說,要把握好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增加公共產品、公共服務的雙引擎,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動中國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加強信息基礎設施
建設,發展現代服務業等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的有力措施,可以釋放出巨大的內需潛力。要抓緊政策措施和相關項目落地,精準增加短板
投資,完善創新創業政策組合,形成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升級的新動能。
李克強強調,政府自我革命要加碼,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持續向縱深推進,通過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破除制約
市場活力和發展的各種束縛。財稅、金融、價格、投融資等一系列改革也要同步推進,以形成疊加效應,釋放改革紅利。把開放之門開得更大,在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競爭中拓展發展空間。
機構預測一季度GDP增速不高于7%
專家稱,二季度和下半年降息以及1~2次的降準
信息時報訊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綜合多方預測,由于外需回升乏力、消費穩中偏弱、投資增速回落超預期,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速可能保持在7%或略低一點的水平上,較去年四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左右。隨著節后用工量增加,一系列穩增長政策出臺,二季度經濟大概率企穩。
第三產業、民間投資快速增長
“一季度,受
房地產市場調整、產能過剩和外需較弱等因素影響,中國經濟延續了去年以來的放緩態勢。前兩個月,投資、工業生產、發電量等主要經濟增長指標均在放緩,且放緩幅度還比較明顯,其中粗鋼增長放緩3.5個百分點,鋼材增速放緩2.8個百分點,汽車生產增速放緩7.9個百分點,這些
數據均表明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預計一季度GDP增長在7%左右,較去年全年和去年同期均低約0.4個百分點。”中國
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陳衛東說,“在增長放緩的同時,我們更要看到,近期經濟運行中出現了一系列積極變化,包括第三產業、民間投資快速增長,裝備與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增長強勁,通訊設備、信息消費和旅游活動等高速增長,這些都是過去多少年中國經濟發展所追求的目標。一定程度上講,在增長穩定的同時出現結構優化、質量提升和分配改善,這是經濟發展的最佳狀態,表明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均衡性和包容性在大幅增強。”
房地產政策可能進一步放松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稱,鑒于經濟開局乏力,未來幾周、幾個月中將有更多寬松措施出臺,包括加快基建項目建設和資金撥付,以及加快放松服務業管制等有利于增長的改革。預計貨幣政策也將趨于寬松,包括在二季度和下半年降息以及1~2次的降準。年內房地產政策也可能進一步放松。
專家說:
“我們估計即將公布的3月和一季度宏觀數據將顯示受房地產下滑和疲弱的工業投資拖累,實體經濟活動依然羸弱。一季度季調后的GDP環比折年增速估計可能回落至5%左右,同比增速下滑至6.9%。”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
“我們修正前期認為2015年開局經濟將略有回升的判斷,認為一季度經濟增長仍將呈現緩慢下降態勢”。
——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