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文章
案例:面積增加逼你買單
陷阱:購房合同霸氣十足
遇到不規范合同,該如何進行房產維權?賈先生購買了一套帶閣樓的房子,預測面積為142.06平方米,交房時卻發現房子面積已經“漲”到了153.8平方米,足足多出10多平米,面積誤差率達到了8%。開發商要求業主補足房款才能拿鑰匙。對于多出來的幾萬元房款,開發商顯得底氣十足:合同書上寫明了“房屋面積以實測為準”,購房者簽字就表明認同合同條款,理所應當按照現在的實測面積繳納購房款。賈先生不禁感嘆:這份合同真是“霸”氣十足。
分析:監督站工作人員指出,根據有關法律,開發商交付使用的房屋面積與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面積不符的,如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按合同約定的價格據實結算。如面積誤差比超出3%,若房屋實際面積大于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部分的房價款由買受人按照約定的價格補足,面積誤差比超出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承擔,所有權歸買受人;房屋實際面積小于合同約定面積的,面積誤差比在3%以內部分的房價款及利息由出賣人返還買受人,面積誤差比超過3%部分的房價款由出賣人雙倍返還買受人。但開發商卻用格式合同逃避了這些責任,讓消費者被迫為多出的房屋面積全額買單。

提醒:簽訂購房合同或協議時應仔細閱讀其中的每一項條款,對于不規范的合同或協議,特別是內容對購房人的權利和義務限定較多的,應盡量請教專業人士后再簽字。#p#副標題#e#
案例:開發商承諾不兌現
陷阱:口說無憑維權很難
嚴小姐在某一樓盤購買了一套三樓的商品房。該棟商品房一樓、二樓都是商鋪,三樓廚房外則有一處露臺。當初購房時,開發商表示廚房外的露臺不算面積。可是等到交房時,開發商告訴她,還要補交1個多平方的購房款,理由是原來的露臺有一部分裝上了圍欄,已經變成了陽臺,按照規定要計算一半面積,所以才多出了這1個多平方的面積。
監督站工作人員陪同消費者到測繪部門核實商品房面積,得到的答復是裝了圍欄的內側面積確實是要計算面積的。嚴小姐表示,開發商擅自將部分露臺圍成陽臺,多出來的面積要自己買單不合道理。但是,由于雙方當初并未就露臺不算面積達成書面協議,現在嚴小姐口說無憑,想要維權難度很大。
分析:監督站工作人員表示,在商品房投訴中,開發商承諾不兌現的情況并不鮮見,如有的開發商售房時宣傳說房子外面是一個花園,鬧中取靜,環境好,等消費者拿到房子后一看,承諾的“花園”搖身一變成了該商住樓的商場空調外機擺放處,空調的噪音嚴重影響生活。對一些關鍵問題,開發商與消費者簽訂合同時或者不約定,或者在約定中設下陷阱,有時甚至就拒絕約定,出現糾紛后,千方百計推卸責任。
提醒:對于開發商和賣房人事先作出的承諾一定要在合同、協議中有所體現,把口頭承諾落實為書面協議,日后對房產維權也才有據可依。
案例:偏信中介買下問題房
陷阱:交易不見面留下隱患
消費者陳先生通過某中介公司購買了一套溪南新村的二手房,建筑面積為90平方米,成交額為47.5萬元。交房之前,中介沒有通知陳先生到場,不知情的他偏信中介所說的房子一切完好,就繳清了房款。
事后,陳先生才發現屋內水管竟然漏水,導致樓下住戶地板受損,遭到樓下住戶的索賠。一怒之下,陳先生投訴到了維權監督站。
由于中介未盡告知責任義務,監督站人員認為中介應承擔責任。最后,經過協調,中介同意賠償2000元。
分析:監督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受理的二手房投訴來看,一些中介機構在提供服務過程中存在著種種不誠信行為,包括:中介機構不讓購房者與房主直接見面,擅自抬高房屋掛牌價格,從中賺取差價;中介機構不讓購房者到欲購房屋內親自察看,有意隱瞞房屋質量情況;中介機構不向購房者如實介紹出售房屋的建成時間、房屋結構情況等。
提醒:買房人不能只聽信中介一面之詞,對房屋的具體情況,應親自到場仔細察看;關于售房價格,買方也應該直接與房東當面協商。
案例:蒙在鼓里多花好幾萬
陷阱:不懂交易政策吃暗虧
孫先生夫婦曾在1999年通過一個房產中介在錫惠里地區購買了兩套使用權房屋,每套面積是61.06平方米,兩套房總價為25萬元。
當時辦產權證等所有手續都由中介一手包辦,而中介隱瞞了“夫妻兩人只能買一套優惠房”的政策,并違反政策幫老夫妻兩人各以工齡優惠買房,各購買了一套房屋。到去年,夫妻兩人要賣房時才發現,因違反政策,自己要補足差額9萬多元。夫妻倆投訴到了監督站,但由于時間過去太久,該糾紛處理起來難度不小。
分析:監督站工作人員指出,普通購房者往往缺乏購房專業知識,對于國家的商品房交易政策也不太了解,房產交易過程中會過于依賴或相信房產中介,一些中介為了做成生意,就會故意隱瞞消費者。像有消費者在辦產權過戶時才知道,賣方是有兩套房產的,根據政策,出售其中一套還要另外支付房屋總價1%的保證金,而根據雙方簽訂的合同“所有一切費用由買方承擔”,買房人不得不多出了幾千元費用。
提醒:在購房前,消費者也應該做好功課,不了解相關房產交易政策,除了向中介咨詢,也可以向房管部門、稅務部門咨詢,事先詳細了解購房的注意事項,做到心中有數。
房產維權目前對老百姓而言還是不容易的,這就需要我們在購房前一定要有充分的調查考察,注意細節上的問題,留有足夠的協議等證據。